晋厉公立刻采纳了栾书的建议,派郤至去洛邑朝见天子。
栾书笑了,他相信自己才是掌控了一切。因为郤至还未出发,自己的亲信已经赴洛邑了。
一根短线已经放下,就等着鱼儿上钩了。
这条鱼,当然是郤氏!准确讲,正是在鄢陵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红甲将军郤至!
洛邑,周王朝都城,一个少年正在读着一封书信。
这位少年,长得眉清目秀,英气逼人。他便是公孙周,是晋国先君晋襄公的曾孙。
公孙周于公元前586年出生于洛邑,此时刚满13岁。如同很多他的同宗族人,作为晋国公族子弟,他没有资格留在晋国。
公族子弟旅居国外,是晋国的规定。所以,自晋献公开始,除了公室,晋国已经没有公族了。公族子弟,一律在国外生活。
公孙周的爷爷公子捷本就是晋襄公次子,由于这条规定,就选择了大周王朝都城洛邑生活。
公孙周出生后不久,父亲公孙谈英年早逝。公孙周小小年纪,便承担起了家族责任,晋国公室其中一个小宗家族的责任。
家族责任,当然是重大的。公孙周自懂事起,就立志要履行好这个责任。
公孙周非常聪明,更兼好学,他师从周王室卿士单襄公,从师傅那里学到了大量治国理政的本事。
但晋国流亡在外的公族子弟长得英俊潇洒、情商智商皆高的多了去了,公孙周却偏偏被栾书看上了。
时也命也运也,晋国内部权力斗争到这时,原本可以好好在王朝都城洛邑过着无忧无虑生活的公孙周,就这样被动地卷入了晋国史上一场无与伦比的内部权力斗争。
直到这个时候,公孙周还仅仅是晋国中军将栾书手里的一颗棋子,一颗欲置郤氏家族于死地的棋子,一颗中军将栾书认为可以完全掌控的棋子。
原因很简单,仅仅因为公孙周是生活在洛邑的晋国公族子弟。而晋国负责王室相关事务的卿大夫,正是郤至。
此时,公孙周正读着晋国现任中军将栾书派人送来的书信,他非常激动。
这可是晋国最有权力的人、中军将栾书给自己写信啊,自己的祖父和父亲在洛邑生活了几十年了,从来都没有中军将这样的大领导来关心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现在,中军将栾书亲笔书信写给自己,那是对自己无限的关心!
公孙周虽然仅仅是十来岁的少年,但一直很关心晋国。两年前,晋国在鄢陵大败楚国,公孙周就非常激动。
说句心里话,公孙周一直希望能够回到晋国,他要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奉献给自己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