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作品”方可成形。
好吧~
这仅仅是不那么恰当的比喻而已。
不论是对“零件”的打造也好,还是“零件”与“锁”的相互作用也好,都是“我”寻求维持自身稳定运转的“方式”。
简单来讲现在的“我”能够做到一些之前难以完成的精细操作。
黑色的画布代表“虚无”且无限的“伟力”,当在其上画出“线条”,那么“线条”既是“限制”也是“构造”的关键要素。
现在的“我”甚至可以给简单的材料赋予特殊的性质变化,并在这个过程中维持目标的稳定。
这是令人欣喜的“收获”……
小主,
也许“研究”的过程显得有些残暴,但是这一切对于“我”而言都是有意义的。
不稳定的【我】会摧毁包括“我”在内的一切,就像是某种让一切化为虚无的“泥”。
最终那代表“虚无”的泥水会将一切都吞噬进去,缤纷的世界将不再存在,那一刻就连死寂本身也彻底消弭。
至少现在“我”不想“回到”那样的处境中去。
“我”作为【我】最初的观测者,被制成了最初的“皮”,以此提供第一驱动力。
然而单纯的“驱动”力显然是不够的。
想要“皮”持续稳定的运转,“我”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
凡事需要分析……
首先是加上“砝码”,所谓的“砝码”,则是通过增加“设定”中的“限制条件”,以提供对【我】进行塑形的支撑力。
其二则是“光谱计划”带来的灵感,若是将这个世界上本土“居民”对恶魔的“主观感受”所产生的作用,以某种形式复刻在“皮”之上,以此形成第三观测点。
那么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拥有智慧的生物,都会不断的论证“我”的存在。
放置的砝码形成“支撑”,“第三观测点”持续维持稳定。
我打算称其为“砝码”与“容器”。
当然完善这些设想,实验是不可缺少的,幸运的是我现在还有现成的“小白鼠”。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