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阅着手中的文件,徐川的目光落在一项项的技术报告和规划上。
电磁轨道炮,是利用电磁发射技术制成的一种先进的动能杀伤武器。
相信喜欢看科幻电影或科幻小说的朋友对于这个概念并不陌生。
无论是《星际争霸》里面的高斯步枪,还是《变形金刚》出现过的一炮打穿变形金刚的磁轨炮,都是电磁轨道炮的不同种类。
前者是线圈型的电磁步枪,而后者则是厚重的电磁轨道炮,也就是这份报告中提到的技术。
与传统的大炮将火药燃气压力作用于弹丸不同,电磁轨道炮是利用电磁系统中电磁场的作用力来给炮弹进行提升速度的。
说白了其实就是电、磁、轨道和炮的组合。
小时候玩过磁铁的都很清楚,磁铁有南北两级,同级相斥,异级相吸。
如果将一块磁铁放在桌上,你用另一块同级的磁铁去靠近它,那么桌上的磁铁会被磁场推着往前走。
而电磁轨道炮的原理类似。
只不过它由两条平行的导轨(可以看做磁铁)组成的,被驱动的对象也不是磁铁组本身,而是夹在两条导轨之间的弹丸。
当两条导轨接入电源,电流经一导轨流向弹丸再流向另一导轨产生强磁场,磁场与电流相互作用,产生强大的安培力推动弹丸,达到很高的速度。
物理学界的大型强粒子对撞机,其原理也和这个类似,都是利用磁铁组和超导材料来提供强磁场,以提升粒子的速度的。
理论上来说,电推轨道炮可以将炮弹的速度提升到亚光速、乃至无限接近光速。
不过依旧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具有静止质量的物体,提升的速度越高,需要的能量也就越多。
所以想要达到无限接近光速或者说亚光速目前来说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但相对比传统化学燃料推进的炮弹或导弹,电磁轨道炮能够提升的速度就要高太多了。
就拿高超音速导弹来说,能以超过5马赫(即五倍音速,约合时速6125.4千米)的速度飞行的导弹,就是国际公认的高超音速导弹。
而全世界目前拥有高超音速导弹的国家,屈指可数。
不过对于电磁轨道炮来说,普通实验室级别的电磁导轨炮长6米,就足够将弹药加速到每小时8000公里至公里了。
这个速度,可以轻轻松松的超过没几个国家拥有的高超音速导弹。
然而这仅仅只是常规版本的电磁轨道炮,如果对于进行优化设计,电磁轨道炮的炮弹速度可以提升到更高,轻易的抵达公里每小时以上。
光是这一点,就足够吸引各国的目光了。
徐川手中的《超高速精准打击电磁轨道炮技术可行性论证》文件,其目的就是为了研发超过一万公里/每小时的超高速电磁轨道炮。
但这种级别电磁轨道炮,有两个最大的难题。
制导和轨道烧蚀。
前者是精准打击的核心,后者是连续发射的关键。
但这两者,都会因为电磁轨道炮本身在运行时具备的强大电磁场而出现问题。
比如制导,目前的导弹的制导,无论是卫星制导还是雷达制导,都离不开导弹内部的芯片和电子零件接收信号,调整轨迹。
但电磁轨道炮因为使用了电磁场对炮弹进行加速的关系,炮弹内部的芯片和电子零件在面对超强的电磁场时,极其容易损伤。
所以目前各国研究的电磁炮的弹丸大都采用实心弹,没有加装制导系统。
但对应的,其威力也会大大受限。
毕竟一颗钢铁炮弹,顶多造成动能破坏。
而一颗装填了炸药的炮弹,还能形成爆炸性破坏。
因此,如何解决弹丸的精度和制导问题,是各国需要攻克的关键性难题。
至于轨道烧蚀,则是指在高速发射过程中,强大的摩擦和温升会对轨道造成损害,大幅度降低轨道的使用寿命,影响射击精度和可靠性。
米国曾经也投入过大量的资金研发电磁轨道炮,但因为轨道烧蚀的难题,最终在2019年放弃了。
所以要想将电磁轨道炮实际应用在战场上,精确制导和轨道烧蚀这两个难题是必须要解决的。
而正如徐川所预料的一样,在这份《超高速精准打击电磁轨道炮技术可行性论证》报告文件中。
最核心的难题就是这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