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冯琪诺则以“安全方面的超额收益才是我们现阶段最需要的收益”为回应。
薛若琳确信两边宾主尽欢。
之后的一切都如计划好的一样如常进行着,没有什么意外。
由于《科技日报》在本时空内,创刊于1983年3月1日而非夏希羽熟悉的1986年1月1日,因此当时间来到1983年12月30日的12时50分时,载有冯琪诺、周昕、刘晓茉、薛若琳、杨振宁、王选六人的火车带着“中国科学院第五次学部委员大会推迟十天”的消息正常出发后,他们才得以不约而同地读到这天的《科技日报》。
在12月30日这天,《科技日报》的头版上除了几条稍重要的新闻之外,还全文发表了一篇重磅文章:《希羽组研究所年终总结(1983年)》。
这篇在报纸上写有“本文的内部密级为‘登报发表前乙级机密’”的年终总结中,第一部分与其他年终总结之间的差异算是寥寥无几——包括了大量的数据和简要的成果展示。
不过,在经历过众多由希羽组发起的重大议程的震撼之后,最受大多数读者关注的则是这份年终总结额外增加的后半篇内容——“第二部分:关于外汇贷款基金”、“第三部分:关于自1982年下半年至今的一系列冲突”。
这天上午的早餐结束之后,孟武拿到了印有这篇文章的报纸。
他很快就看完了前两部分,转而看向了最期待的最后一部分:
“……在我们希羽组研究所和相关各方的帮助与配合下,今时今日,我们终于可以向全世界宣告:自第一批留美幼童飘扬渡海至今的一百一十一年的时间里,这片大地上发生的、一切与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相关的闹剧已经画完了一个惊叹号。”
“这百余年的历史已经过去,或许其中曾经包含着苦难和辉煌,但进入到希羽组研究所建立至今的这段时间之后,这段历史的包袱对于所有背负它的人来说,实在是过于沉重。”
“这包袱里装着旧时代的、大多都已落后的派系传承、被浪费了四分之一起步的科研经费,还有各种名为‘学术爵位’的香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们认为:这包袱或许可以让人不饿死,其中甚至还有应当保留的东西,但成本过于高昂。”
“于是,我们只能选择抢救一部分容易分离的精华,而抛弃绝大部分含有糟粕的事物。”
“我们已经下定决心:从今往后,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我们,要做中国科学界的‘改革先驱’、‘排头兵’以及‘抗体’,成为“科研演习”中的“蓝军”。要让我国越来越多的科研单位具有国际竞争力,并争取维持这种竞争力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