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默默感到非常奇怪,此刻的鲁智深处于一种非常玄妙的状态,与天地浑为一体,这分明是在顿悟。
这种顿悟,极其罕见,很多人终其一生不得一遇,赵默默也是因为早年有过一次顿悟,这才能认出,当即向张安安挥手示意,无妨。
原来昨日鲁智深被张安安的一番话,犹如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终于领悟出了刚柔并济之法。
鲁智深今天一直要告诉张安安,洒家已经领悟了刚柔并济之法,但是张安安不是在和长公主卿卿我我,就是在与人争吵,何曾有半点空闲。
等到场上杨志四处游走,鲁智深就已经看出杨志的身手与还没领悟出刚柔并济之法的自己也就伯仲之间,当即心神大定。
现在鲁智深既然有把握战胜杨志,也就不着急了,想起昨日张安安说过的先发制于人,后发制人,任他清风拂面,我自岿然不动。鲁智深一直不得百思不得其解,故而屹立在场中。
等到杨志突然一刀砍来,鲁智深豁然开悟,原来这就是先发制于人,后发制人,任他清风拂面,我自岿然不动。
要知道,在宋朝的时候,不管什么功夫都是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讲究的是一味猛攻,一手先,步步先,直至对手疲于应对之际,露出破绽,战而胜之。
杨志一刀砍出,鲁智深清楚地看到杨志露出了三处破绽,自己只需攻其任何一处,便能击败杨志,一下子便明白了先发制于人,后发制人的道理。
但是领悟是一回事,能不能用以破敌又是一回事,鲁智深是看到了杨志的破绽,可是等到鲁智深要出手攻其破绽的时候,这破绽已经随着杨志身体的移动转到别处了。
就好比我能看到一只苍蝇从我面前飞过,但我能不能用手将其抓住,就要看各人的水平了。
鲁智深有心借杨志练习自己刚刚领悟的后发制人,故而一直采取守势。
随着杨志猛烈的攻击,鲁智深的后发制人也越来越熟练,领悟出后发制人的要诀敌不动,我不动,敌微动,我已动。
而要做到敌微动,我已动,就需要有高超的眼力,预判出对手的破绽。
要能预判出对手的破绽,这就需要长期的练习,比如鲁智深就发现每当杨志欲要用腿偷袭自己,腿部必有一个提前蓄力的动作,眼神会看向偷袭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