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强头倔脑的都死得尽绝,活着的那些蒙古俘虏就渐渐发现,替定海军做活也算不得特别苦。至少,那些军官待人,未见得比草原上的贵人更凶恶些。
于是所有的蒙古俘虏都变得既憨厚又淳朴,干起活儿来一点都不偷懒了。
协助管理俘虏的,是俘虏里头的契丹人军官石抹也先。
石抹也先在这条路上往返过好十几次了,很熟悉路上的一草一木。他每次呼喝指挥,蒙古人都乐意听着。换到半年前,这荣耀可真了不得。
但现在,石抹也先时常会想,自己或许有一天能够积攒够了功劳,得以摆脱俘虏身份。然后回到东京辽阳府的故乡。也不用什么富贵,只求一块土地,耕作或者放牧都行。闲来就攒钱多娶妻妾,多生孩子,等孩子们渐渐长大了,就教他们按契丹人的习俗作射柳之戏。
其余的就不想了。
石抹也先年少时,听父亲讲起大辽灭亡的故事,当场就愤怒地说:“儿能复之。”
现在回忆起那时雄心,未免可笑。
复国?凭什么?自汉时开始,从匈奴、鲜卑,到柔然、突厥、一个个强族崛起,现在这些强族又在哪里?契丹人这些年死伤无数,剩下的不多了,何必还赶着垫刀头。过好自己的日子吧!
至于石抹也先自己,既然当日选择了依附蒙古,而又撞上了骤然崛起的汉儿强权,有现在的结果,并不让人意外。当日木华黎从中都城里奔逃,沿途跟从的石抹也先在宣耀门恶战阻敌,直到力尽被俘,他觉得,自己很对得起蒙古人了。
后来郭元帅掌控中都,契丹人里头的耶律克酬巴尔因为投降的早,得到钤辖的官职。这种过于软弱也过于谄媚的举动,让很多契丹人都感到鄙视。包括耶律厮不在内的不少人私下讨论,痛斥耶律克酬巴尔的时候,只有石抹也先全不参与。
后来都元帅府拆分留在中都路的契丹部众,将他们分散纳入定海军的军户体系。对此,有人极其不满。他们再怎么说,也是契丹人的部落首领,选择投降定海军的前提,是在保住性命以外,还要保住自己的部民和特殊地位。如果定海军要剥夺这些,那还不如一拍两散呢。
耶律厮不等人很快就私下联络,挟裹部众逃走了,但石抹也先完全没有参与。
后来都元帅府把剩余的契丹人分配到定海军各部,石抹也先也很老实地配合了。以至于有些契丹人认为他是胆小鬼或懦夫,他们当面辱骂他,觉得他不配做大辽的后裔。
石抹也先对此并不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