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五章 拍岸(中)

扼元 蟹的心 2005 字 3个月前

无需时青示警,散在外围的骑士自然催马包抄出去探查。

片刻之后,数骑回来,为首之人隔着数丈远跳下马,踉跄了几步才站定。他头上脸上都沾了杂草,身上也满是一道道的泥土痕迹,看起来很是钻了几个洞。

看着时青等众,这人哈哈笑着道:「好消息!这附近的矿冶遗址规模,比预料要大许多,从这里到那里,连续四座山头的南坡都有矿脉。而且沿着旧有坑道挖掘,便可直接开采,无须另行勘察了!时总管,你这一次力排众议深入草原,真是划算的很啊!我看,所得恐怕比原本所想的,要多几倍!」

说到这里,他抖开外袍,哗啦啦落下十几块矿石:「这是在四座山头的旧矿坑里分别捡的,总管可以另外找人看看,都是好料子!」

时青环视旁人一圈,勉强压住嘴角的笑意,矜持地让人收着,准备带回临潢府去细查。

不过,眼前这探查矿脉之人,已经是专程赶到的大匠,有他这句话,矿脉的情形就已经敲定到十足十了。

这阵子和时青一起忙活的,谁不知道铜矿的价值?

除了干粗活的蒙古人,几十个军官带人在外围警备,时不时还要回来打听。临潢府里也有相关的官衙派人在这里等着消息,每天都巴巴地跟着时青。听说关于矿脉的好消息,好几名将士乐不可支,当先拍起了巴掌。

大周尊崇武人,但对边疆将门经商并不全然放纵,还建立起整套的规范加以约束。其中很重要一条,便是严禁一方镇将藉着职位吃独食占尽好处,诸如铜矿之类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更必须纳入官办。

官办之后,就算利益要在诸多军国开销上周转分配,底下普通士卒也少不了额外的补贴,恐怕比打一次大胜仗都不差。好几个士卒已经盘算着在北疆新置几家荫户了。

再者,为了保卫这处财源,上头很有可能允许临潢府扩充兵力编制。在朝廷的注意力愈来愈往东南倾斜的当口,这可是难得的好事。就算新增的兵力大都从中原和内地调来,编制多了,总能多出些官职,大家都有水涨船高的盼头。

指挥兴造的工头自然不可能从铜矿里捞着好处,但他也知道,光是开发先前发现的单一处矿脉,就要投入几万贯的钱财,举凡道路、住宅、仓库、冶炼的炉子乃至防御设施都得急速增建,那是老大一笔生意。

不止如此。几名做活儿的工人手把着辘轳,也都喜笑颜开。

近年来大周境内各种兴造不断,仅靠地方官府调集徭役,时常缓不济急。所以越来越多的农人趁着农闲,组队到远方干活,赚些额外的钱财,有些通都大邑的工钱报价高达每日七八十文,快赶上南朝富庶之地了。

北疆这里,手面当然大不到那种程度。好在自工头以下这伙儿,都是在中原有自家田地的。有田有地,就有基本的温饱,也不贪心。但他们是入秋农忙时候出来,拿到的工钱得拨出一半,算作在家乡请人帮忙收割的酒肉钱……这便凭空少了赚头。如今总管老爷发现了大矿脉,可做的活计多了,说不定整个冬天都得在此地干活,落袋的好处也多。

时青本人更是高兴。

他在北疆半载,接触到了蒙古部落一个比一个穷,就算有牲畜毛皮的贸易,有不断开设的毡毯工场,其实大头的好处依然被一环环的商贾拿去。像他这样的军官用尽办法,顶多保证北疆防线不至于成为财政上的负担,避免走上当年界壕防线生生拖垮金国财政的老路。

站在这个角度看,皇帝陛下此前放言说,要抽取北疆的兵力投向东南海上,乃至高丽、倭国等地,实在是正确的很。况且东南海上波涛万里,天高皇帝远,许多方略也只有忠诚可靠的军队才能执行。

而北疆这里,现实条件决定了大周

的兵力投入和扩张有其极限,与其不顾消耗地持续投入,直到极限以后难以为继,被磨刀霍霍的蒙古军一波打回来,不如早做绸缪,适可而止,以精兵猛将维持稳定防线。

但如果能在草原上开出一个铜矿,使草原上的利益更加丰厚,草原在皇帝心中的份量就会更重些。或许,整个军队的总盘子都会因此变得更大。那我时某人不止自家捞得盆满钵满,说不定职位也可以升一升,将来未必不能统领万人横行大漠,封狼居胥呢!

正在得意的当口,旁边一名副手插言道:「总管,这鱼儿泺一带,毕竟和临潢府隔着上百里,当间还有百里松林拦路;万一有事,兵马救援不易。既然这里局面定了,总管是不是该尽快返回临潢府坐镇,若不放心,可以把朔平、长泰两地的戍守力量调过来些?又或者,派人去联系联系桓州那边……」

Tip:收藏+分享扼元,是对网站最大的肯定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