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印度的战后分析

东北匪事 豆瓣算 2297 字 8天前

今天的会议,其主要目的就是辛巴和辛格联合忽悠整个印度高层,让他们同意二人制订的战后发展纲要。

因为辛巴和辛格已经清楚地认识到,武力对抗,尤其是现阶段那武力对抗,印度完全就是处于劣势。

而印度想要翻身唯一的机会就是大力发展自身,让自己的国力彻底发展起来。

至少印度的国防工业能够实现完全的自给自足。

享受西方国家的武器支援,感觉虽然非常爽,却也在无形之中失去了自我。

如果印度完全能够尽快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辛巴是绝对不会在这个时候发起对缅甸军和东北国防军的进攻。

如果再等一个一年半载,印度军队的实力再度达到几个新台阶,尤其是空军的实力能够再度翻番。

在战斗中,印军不要说获得制空权,只要不失去制空权,印军就不会输得这么惨。

甚至,如果印军能够获得战场制空权,那依靠自身的兵力优势,横推四方联军,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这也是辛巴和辛格二人闭门讨论讲究,得出来的结论。

同时,二人也得出了东北国防军不会主动发起对印度的战事。

毕竟,东北国防军在印东西邦实行的政策已经和婆罗门成了死敌。

印度的婆罗门虽然是少数人口,但是其基数还是很大的。

几千万的人口还是有的。

辛巴已经决定在波罗门里面招募士兵。

为了自己家族利益,这些婆罗门会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如果,开战前印度的六百万大军都是由婆罗门组成,辛巴敢肯定,如今的局势肯定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说是和四方联军同归于尽都是很有可能的。

可惜的是,那个时候辛巴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或许在东北国防军没有公布彻底废除种姓制度之前,那些婆罗门会认为东北国防军那些华夏人会在和之前历次征服印度的外来势力一样,在见识了种姓制度在统治方面的优越性后,都会继续继承并发扬种姓制度。

小主,

因为,在四方联军的战俘营里面,婆罗门战俘也是不少的。

这次会议开办得很成功。

在任上发起两次对外战争,都把侵略战争打成了印度保卫战,为了平息战火,又同样采取各地的方式实现了和平。

就这么一个印度总理,按理说怎么都应该被弹劾,回家种地去。

然而,辛巴总理却仍然牢牢的坐在总理的位置上。

而在这次会议后,印度各部都很高效地配合国防部和总理为这次战争善后。

印东四邦的新政,把无数大地主高种姓逼地携带他们的金银细软前往西部的印度,同时带去的还有华夏人对高种姓整个阶层的迫害。

这也让印度的高种姓居然生出了同仇敌忾的想法。

在接下来印度要在高种姓的婆罗门和刹帝利里面招募将来的核心精锐部队,居然得到了整个高种姓阶层大力的支持。

短短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一百万的高种姓军队就招募到位。

至此,印度就开始了下一阶段准备。

大力发展经济,重点训练高种姓军队。

高种姓军队对于印度的国家认同感较高。

因为在印东四邦,高种姓几乎都离开了那里,来到西方的印度,这些被没收土地的高种姓,可没有说那些占领者一句好话。

尽管对于他们的财物,那些占领者几乎是秋毫不犯的。

如果如同他们说的那样,那些占领者都是贪得无厌的恶魔,那他们离开印东四邦的时候就不是大车小车地拉着他们的财物,而且赤手空拳身无分文的样子。

这些高种姓即使到达新的地方,依然过着衣食无忧,仆役成群的人上人生活。

如果周浩看到这一场景,不知会不会后悔他的那一决定。

或许是周浩根本不清楚这些印度高种姓到底有多么的富裕。

无论如何,在失去土地之后,这些高种姓就低价处理他们的房产和城市里的产业,以最快那速度带着他们的家人,携带着能够带走的金银细软,离开了印东四邦。

而没有了那些高种姓,印东四邦的土地改革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全部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