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现在国家强盛了,不象建设三峡工程那样,需要倾全国之力,人家没号召的情况下,你主动提出捐款,人家肯定不要,更不用说你这捐款还带条件呢。
杨辰把自己的顾虑一说,沙政阳反而劝他放心:“小杨,就是因为不缺钱,咱们才要捐款,这钱他们不仅不会收,还会让咱们看看他们是多有钱。”
“当然了,招呼得提前打好,别被人把话题引歪,所以说,最主要的还是要看打招呼的力度,我告诉你,现在的统战部长虽然不是委员,但话语权一点也不比委员小,甚至不用齐委员出面,她打个招呼就行。”论官场里面的动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杨辰跟沙政阳比,肯定是望尘莫及。
“那我要是通过中联向上反映,是不是效果更好。”中联对于思杨基金会这个对国内非常友好的组织非常看好,有什么好事也从来没有忘记过思杨。
杨辰觉得中联的力度应该更大。
“中联?”沙政阳犹豫了一下:“中联是另一个体系,按说他们的力度更大,但是到这件事上,效果不一定好。”
“你要知道,中联是一个很尴尬的部门,它原本只是华夏通讯社的一个派出机构,根本没有任何行政职能,以非行政机构的名义处理香江事务,这样的部门,不仅树大招风,而且非常强势,你找他们沟通,事情可能会成,但水利这边的人肯定不心甘情愿。”沙政阳耐心跟杨辰解释道。
杨辰立刻就明白了,中联太霸道了,真向他们求助,他们一定会以势压人,表面上水利系统肯定会答应,但这是个长久合作的生意,以后肯定会有相当多的麻烦,总不能次次都找他们吧。
“而且给你花姨创造点政绩不好吗?她也正需要着呢。”沙政阳慢腾腾地说道。
杨辰顿时知道该怎么办了:“好的,我现在就跟花姨联系,看她怎么说。”
不管捐款要不要,但总是拉来了,这也是统战工作的成果之一,你看,人家都愿意主动捐款来支援我们国内的建设了,充分说明我们的统战工作做的不错。
你要不要是你的事,我们是把捐款拉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