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之后,历任高丽国王,为了进一步集中手中的权力,大力向中原学习,借用唐宋的典章制度,全面构建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豪族势力与王权取得了平衡,国力得到了加强。在后续面对契丹的入侵,最终取得了胜利,保住了根基。
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平稳发展之后,高丽不得不面对更加强大的蒙古骑兵,这一次他们没能保家卫国,公元1259年,高丽王子王佃作为人质去元大都。命运往往就是这么难以琢磨,作为人质的王佃,却成为改变高丽国运的关键人物。
蒙古征服了高丽,不是保持简单的朝贡,而是属于半占领的性质,要求高丽缴纳赋税,出兵出粮,压榨剥削得非常厉害。王佃为质之时,正赶上蒙古大汗蒙哥去世,兄弟争位。王佃政治目光敏锐,选择了支持忽必烈,赢得了忽必烈的好感。登极之后,忽必烈对高丽格外开恩,撤回了驻兵,结束了对高丽的军事占领。
王佃回国继位之后,借助蒙古人清除了掌控国家的武人集团,重新掌握国家权力,从此全面降服于大元帝国,多次配合蒙古东征日本,出力甚多,蒙古设立征东行中书省,由高丽国王任左丞相。在此期间,高丽国王积极向蒙古请婚,忽必烈将自己的女儿嫁给高丽世子,开启了长达七代的联姻序幕。也正因为有这层关系,蒙古对高丽的约束越来越弱,但顺帝时期,高丽国几乎是半独立的状态。
王颛,出生于1330年,在蒙古人的扶植下于1352年登上高丽王位,他和前几任的国王一样,迎娶了元朝宗室女为妃,他的王妃是元朝魏王的鲁国大长公主,说起来他也是元朝的驸马。可是,这个驸马看到了元廷日渐衰弱,就想着谋取独立自主。
小主,
1356年,王颛派人攻取元朝的双城总管府,收降元朝斡东千户所千户李子春,李子春的儿子就是李氏朝鲜的开国太祖李成桂。从此开始,高丽与元朝的关系出现裂痕,并愈演愈烈。元顺帝曾下旨废黜王颛的王位,后来迫于形势又下诏让其复位。到了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建立大明,王颛第一时间遣使朝贡,要求建立宗藩关系,他想借助明朝来对抗元廷。在徐达北伐大都的时候,王颛还派兵进攻东北的元军,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明军支持。
有鉴于王颛的忠心,朱元璋于洪武三年,遣使册封王颛为高丽国王,令其教化才行,子孙相传。明朝对于外藩属国,比起元朝可要好太多了,只要不谋反,按时朝贡,几乎不会干涉内政。高丽在王颛在位期间,又恢复了独立王国的地位。此后,他为了清除把持朝政的世家大族,启用了出身卑贱的僧侣——辛旽,并给予大力支持。在王颛的支持下,辛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大力大家族的势力,防止土地兼并,解放奴隶,得到了百姓的拥戴,得罪了满朝文武。王颛最终没有能够抵挡住流言的诋毁,处死了辛旽。
辛旽的死,并没有让王颛与世家大族和解。1374年八月,王颛被官宦所杀,其子王禑继位。至于王禑的身份,李氏朝鲜编撰的高丽史料认为他是辛旽的儿子,所以称呼为辛禑,实际上他是王颛与侍婢所生,身份低微。
王禑继位后,正赶上朱元璋驾崩,朱标登极,他派遣使者前来吊唁,恭贺新帝即位,同时向明朝报丧,并请求册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