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自此以后,公输班与阴阳先生算是彻底的分道扬镳了!
公输班的班母墨斗失灵,只能弹个黑线,找找横坚,他也只好带着徒弟们,扬斧抡刀,吊线推刨。一棵树斧劈成几块粗糙木板,不仅费工费时,且手下徒弟也都十分辛苦劳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公输班不甘心,每日苦思冥想,想着寻找伐木割板的良策出来。
这一天,公输班又带着徒弟们进山砍树扛木头。他来到山腰处,一不小心,脚下一滑,打了个踉跄,就从山坎子上,骨碌碌地往山下滚去。一众弟子也是手忙脚乱,竟没有拉住他。
公输班滚落山坡,眼见就要掉落下一处高高的山坎子。他急忙伸手抓住一簇高高蓬盛的茅草,这才没有掉下那山坎子去。他揪着茅草簇,一点一点地挪上了山坎子上来。
等他到了安全地方,但只觉得两手火烧火燎火辣辣的地疼,忙低头一看,原本布满老茧的双手,竟已被割出一条条伤痕,正自往外冒着血珠子。
公输班再一细看,原来是那一簇簇茅草上,竟有一条条带细齿的边口儿,正是这些边口儿,割伤了自己的双手。
这时,灵心福至,他的心间豁然开朗,有若拨云见日”茅草的细齿可以把手割裂,若用金铁打造成齿形薄条,就如这茅草一般,是不是就可以用来裁割木头呢!?”
于是他又仔细地观察了一番茅草边口儿。等回到家后,公输班便请了一名技艺高超的铁匠,按照茅草边口的形状,打造成一边带齿的薄铁条。
公输班用这一边带齿的铁条,叫上一个徒弟一边去,他自己在另一边,你来我往的锯树伐木,果然是迅速无比,且那树木材料上的锯口齐整平均,真是又快又好。
锯下来的板子,厚薄随意,比之班母墨斗的神奇功用不下分毫。这下子,可解决了他没有班母墨斗神奇功用的大问题了!
从此以后,公输班就用“锯”这种工具,锯树伐木做板材,那建房起屋的本事是越来越精通了得。
再后来,公输班写了部《鲁班书》,他的徒弟们也学有所成,遍布到神洲各地,从此也就有了木匠这一行业。
而为了感谢公输班的神奇创造和尽心传授,弟子们便将墨斗,曲尺,斧头等木工工具供奉,且将锯子吊供,一同置于木匠祖师庙“鲁班庙”中。
每逢初一、十五皆会于庙堂中,敬上清香祭拜,像供菩萨一样供奉公输班,也就是木匠神鲁班大师。
至于那个心术不正的阴阳先生,为了讨口生活,只好撑了张白布帆子,上书“铁口神算”,替人算命解字,预测未来命运。整日里走街串巷,日晒雨淋,算天算地,算别人,就是算不了自己,游历尽了人世沧桑!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古诗十九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