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太子染病

她从大梁来 迷小希 897 字 5小时前

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看向元朗,哪怕这大梁郡主是外来的贵女但身份和元朗比还是天壤之别的,当众讥讽皇太子,难怪能和元胜走到一块。

元朗却没有生气她对自己的态度,本是自己对她不住,在她面前他压根拾不起皇太子的气势,最让他无法忍受的是她选谁不行,偏偏选了与自己关系最亲近的兄弟。原本他还以为她是故意气他,谁承想人家二人假戏真做,好的天崩地裂了,让他难免有了一种被欺骗的感觉。

元胜适时的把琼嬅拽到了身后,面无表情的看着元朗:“父汗既说要再议此事,还请皇太子殿下成人之美多多美言几句,臣弟和郡主自当牢记殿下的恩德。”

见两人手牵手大步的扬长而去,元朗这心里五味杂陈说不出来的难过,一旁的元明和元朔见没戏看了便也告辞离去了,留下元朗一人站在原地发呆,蒲察氏曾经告诉过他,要想坐上那至尊之位总归是要习惯孤独的,如今兄弟和心仪的女子都离他而去了,他已成为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虽说金王明显不愿放元胜离京,但元胜去意已决,回到王府之后便开始着手收拾打理细碎的事物,琼嬅作为未来的王府主母自然是主持一切,他们二人一个主内一个之外,不到一日的功夫便将王府和御龙山庄两处的琐事都打点妥当,只等金王令下,立即离京。两天之后,他们没等到宫中传旨,反而是收到了东宫的旨意,说皇太子染疾,需几个王爷轮流侍疾。

要说这东宫是最不缺女眷的了,何时轮到王爷们侍疾了,元胜和琼嬅不得不怀疑这是元朗想出来拖住他们的办法,但元胜离京对元朗并没有多大的坏处,何必出这样的主意呢?

等元胜到了东宫才知道,这元朗是真的得了急病,一夜之间身上便起满了红疹,人也高烧不退,已经迷迷糊糊不能起身了,宫里的太医束手无策只得如实上报给金王和蒲察氏,这才让几个皇子们都来侍疾,顺便一起出出主意,金王作为皇帝自然不会亲自来到东宫,而那蒲察氏守在元朗身边,爱子心切,寸步不离,看着几乎要昏迷的元朗急的一夜之间仿佛老了几岁,见几个皇子都来了,强撑着精神吩咐他们要帮着金王分担元朗平时的事务,万不能让朝堂上因为皇太子病了而出了什么岔子。

因都不知道元朗这病究竟是怎么回事也不知会不会过人,所以几个皇子来是来了,但都离得远远的,元明和元朔更是连内殿的门都没进,蒲察氏也没心思在这种事上生气,只看向元胜问道:“本宫听说那大梁郡主先前病危,是找了一个江湖游医医好的,那游医可还在大都?”

元胜微微皱眉,话里却不带任何感情:“回皇后娘娘的话,江湖游医游历四方,行踪飘忽不定,儿臣不知那人是否还在大都。”

“那先前是如何寻到此人的?”蒲察氏追问道,能医好雪中醉的人不是凡人,只要能找到那人,肯定能医好元朗的怪病。

“郡主性命堪虞之时,是大梁的关将军千方百计的找到了此人,至于在哪里又是如何寻到的儿臣也不知。”元胜说的是实话,那呼延康是关翊找来的,他并不知道其中的细节。

“那就立刻召大梁将军来东宫,本宫要亲自下旨要他去寻那大夫。”蒲察氏说道。

元胜不动声色的抬头看了蒲察氏一眼:“皇后娘娘,那关将军是大梁的大将军,一直驻扎在淮州,要想调动他,可不是一道皇后的懿旨就行的。”

蒲察氏一愣,是了,关翊是大梁的将军,给他们大梁郡主跑前跑后的自然是应该的,可人家和大金毫无关系,更不会听从她的吩咐。

“你的意思是,让那郡主去办这件事?”蒲察氏多少有些不情愿的问道。

元胜心中暗自冷笑,随即低下了头:“郡主的性子皇后娘娘也了解,怕是不会插手这件事。”

蒲察氏心里明白,她多番难为琼嬅,两人的梁子早就结下了,估计这老五和那郡主对先前走水中毒一事早已心知肚明,只是未捅破窗户纸罢了,如今又岂会帮忙去寻那个江湖游医呢?

“那要如何?要本宫求陛下下旨?”

元胜不语,他不是不想帮元朗,而是真的帮不上,他和琼嬅自己的事情还一大堆,哪有功夫去找呼延康?

此时后头的元明上前一步说道:“这宫中能和关将军说上话的不止郡主一人,皇后娘娘何不问问赵妃?赵妃是大梁的公主,说话的份量怕是比郡主还要重上几分。”

蒲察氏眼睛一亮,说得对,她怎么把赵悦给忘了,赵悦作为大梁的公主,对臣子发号施令是最平常的事了,自己何必非要去求琼嬅那丫头。

蒲察氏立刻起身回宫,亲自去找赵悦,命几个皇子都留守在东宫以备不时之需,几个皇子都怕传了病,待蒲察氏离开之后都迅速的离开了元朗的寝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