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的建设改造时间,周瑞不可能没看过资料,甚至许多设计都是他给出的,但现场肉眼看,确实是第一次。
整个嘉手火箭基地,排除掉外面的附属商业区,大概两万亩,其中占地最广的自然是无数的机场跑道与飞机停放区,至少占据一半以上面积。
这部分,太一天工需求量并不大,即便用飞机运输物资,也远不需要这么多地方,但依旧清理了出来,并且在精力养护。
不要问,问就是这钱不需要他出。
嘉手火箭基地可以不停放一架军机,但不能没有这个功能。
其他的区域里,最引人瞩目的,是一条铁路,两座塔,四个半球。
先说一条铁路,这是嘉手基地的内部道路,完全用于货运,从港口无缝衔接到发射地点。
大型火箭部件在港口下船后,直接不拆卸火车运输,大大增加了平稳度和反应速度。
两座塔,自然是“智能中心塔”了,作为机械智能的集散中控塔,技术已经颇为成熟,嘉手基地目前有两座,在高度和大小上并未刻意“突破”,但在普遍建筑低矮的基地里,依旧是旱地拔葱般的挺立着。
四个半球,则是“一体化智能发射井”。
也是嘉手基地与国内航天局最不一样的基础设施。
每个半球都是一个发射井,地上部分30米左右,地下部分六十米,尺寸可适配全部主流火箭,它最大的特点,是“运、组、注、发”一体化。咱们有一根大火箭的朋友都知道,火箭是一截一截运输,然后垂直总装,从下开始,用吊机一层层往上组装的。
这个过程一般需要数十上百名专业工程师,费48小时甚至更久,才能进入“注”的流程,之后才是“发”。
嘉手基地,采用了半埋式发射井而非发射塔,火箭部件从铁路运输而来,从上往下一层层送。
组装好后,上方的半球会打开,火箭抬升上来,正常发射。
发射井并不是什么新技术,一般用于导弹,主要优势是不受天气干扰、全天候工作、且具有一定防御力,。
缺点在于成本大,地下60米的坑洞,可比地上60米的楼贵多了,更还有许多配套设施要建设。
不过嘉手基地这四个取了个巧,充分利用了原有的“地下掩体空间”。
据负责改造的施工单位所说,美菌似乎原本也打算秘密建设发射井,但不知道是“史密斯专员”拿多了,还是基建水平不过关,只完成了前期工作,然后荒废了好几年。
这四个分布在不同位置的“发射井”,其实地下部分是打通的,并且有防地震处理。
最妙的是,发射井内的组装工作,是全智能进行的,无论吊机还是连接件,亦或者注入燃料,乃至最后的发射,人员只起到检查作用。
这使得原本48小时以上的组装时间,直接缩短到了六个小时,而且基本全是燃料注入的时间,人员需求也只剩下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