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红了眼眶(求月票)

何况,陈思这个孩子,打小就要强,结果好像都是被比下了,嗯,学习除外。

是的,她之所以被摁着不让跳级,并不是成绩不行,而是身高差了点。

当然了,如果是硬要跳级,也不是不行,只不过,相比较来说,还是按部就班好一点。

其实陈思一米三五的身高,也不算矮了,但是她大哥陈伟现在都已经一米五四了,身高蹿升得很快。

加上陈伟的学习成绩也同样很厉害,所以,陈国华和于沫离都同意他跳级了。

这跳级,自然是毫无违和感。

“对对对,你不矮”陈小敏哄她,嘴角的笑意,那是AK都压不住。

陈思自然不傻,当然看出来了她小姑在笑话她呢,当即就不乐意了。

一家人笑呵呵地看着打闹的姑侄俩,也没有阻止她们。

要说陈小敏今年也已经十六岁了,结果还是跟没长大的孩子一样,经常跟陈思打闹在一起。

“爸爸,我和弟弟什么时候可以上学啊?”

窝在她父亲怀里的陈曦,则是娇声询问道,大大的眼睛里,满是期盼和好奇。

或许在她们看来,学校是一个很好玩的地方,毕竟学校里有那么多同龄人,必然是每天都有数不尽的游戏啊,还有那么多玩伴儿,那得多爽多么令人向往啊。

至于学习这件事,则是被陈曦下意识给忽略掉了。

“再过两年吧,你们现在还太小了,不过你们要是真的想学习的话,那就先完成这些作业吧”

陈国华随手从桌上拿来了作业,陈曦和陈安两孩子顿时都跑开了。

去学校是玩耍,可不是真的去学习。

所以,他们只是问问而已,又不是真的想学习。

如果说才三岁的孩子,都那么积极主动地学习,那真的是神童了。

见两个孩子都跑开了,陈国华顿时莞尔一笑:小样,还治不了你们?

不过,他能够搞掂家里的孩子,却是搞不掂振华研究所里的研究员。

研究员的智商都已经是固定的了,他们确实没办法再加快。

陈国华他需要负责的项目很多,加上他现在大部分注意力都被太空站项目给牵住了,导致对极紫外光刻机等其他项目的关注度降低了很多很多。

也因此,其他项目的进度自然降低了不少。

今天好不容易抽出时间来关注一下极紫外光刻机这个项目的进度,结果他是大吃一惊,好慢啊。

按理说,不管是章济川还是薛晋权,亦或者是董建昌、赵菊生他们,都是超学神的研究员,智商、能力、经验都是上上之选,所以极紫外光刻机项目的进度不应该被拖慢才对。

可惜,就算他们再喜欢这个项目,再聪明都好,极紫外光刻机涉及到的技术难点,即便是陈国华自己,那也是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才能够顺利研制出来的。

更何况是章济川他们?

从目前情况来看,陈国华觉得,极紫外光刻机项目,恐怕是要在原定时间的基础上,再多推迟一两年了。

唉,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谁让太空站项目已经启动了呢?

现在一切的项目,都需要为太空站项目让步,等呗!

“这枚特殊的镜子,确实是相对特殊一些,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制造出来.”

目前,极紫外光刻机项目已经进行到了制造那枚最为特殊的镜子了,陈国华现在抽时间出来,就是给章济川他们讲一讲这玩意儿的技术细节,以及解答他们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难点。

作为极紫外光刻机当中最为光滑的镜子,或者说是宇宙中最光滑的人造物体,极紫外光刻机透镜绝对是人类工业机械制造技术巅峰代表之一了。

那么这么一枚透镜,它到底有多么光滑呢?

如果将它放大到鹰酱国土那么大,那么整个鹰酱就是一个表面粗糙度小于零点四毫米的大平原。

离谱吧?

是的,就是这么离谱!

并且,这还是镀了数十层后的光滑度,也就是说每一层膜都要更加平整。

在整个极紫外光刻机当中,总共有几十块这样的透镜,它们一起协同工作,将极紫外光聚焦到硅晶片上,从而刻画出极其微小的电路图案。

“如果任何一枚透镜,哪怕有微小误差,都难以造出合格的芯片.”

“因此,想要加工出这么高精度的镜子,就得有两个必不可少的设备:超精密数控机床和高精度检测设备。”

听着陈国华的话,章济川、薛晋权等人顿时面露苦涩。

超精密数控机床这东西,本来就是工业领域的巅峰艺术品,里面代表了很多远超这个时代的高端技术。

而且背后还需要有很多超强实力的技术工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制造出这样超高要求的数控机床。

反正就目前全球的工业水平,能够制造出来这样的超精密数控机床,估计也只有内地了。

为什么?

因为只有内地有这样的技术,不说其他了,光是数控两个字,就足以难住华盛顿和莫斯科了。

因为数控这里两个字代表了计算机水平,而这则是振华研究所的强项,这倒是没什么好说的。

毕竟从六零年开始,振华研究所开始在计算机领域发力,这么多年下来,在计算机领域已经走到了领先世界二三十年的技术水平了。

除此之外,超精密加工技术是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高效高质量、低成本、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

而影响超精密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包括超精密机床、超精密加工工具(刀具、磨具、磨料等)、超精密加工工艺、被加工材料、夹具、在线检测与误差补偿、超精密加工环境(包括恒温、隔振、洁净控制等)。

从这些方面也可以看出来,想要制造出超精密数控机床,需要突破的技术很多很多。

几乎可以说是需要将各个领域的最新技术成就集成起来,才有可能实现超精密加工。

那么这一点,以振华研究所在内地科学界的地位,自然还是可以实现的。

将全国最顶尖的那些领域内的七八级技术工人,聚集到振华研究所,就为了研制出超精密数控机床,光是弄成这件事儿,就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和精力。

如果一直有陈国华帮忙压制着,那么这还不算是什么难事儿。

可关键是,陈国华他太忙了。

导致章济川、薛晋权、陆子敬他们每次都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来跟这些七八级技术工人沟通协调。

年轻人嘛,跟那些老年人进行沟通的时候,总是会有代沟的。

在这个时代,能够成为七八级工人的老师傅,哪个不是四五十岁的人?

也因此如此,沟通成本就很大,浪费了不少时间,这也是拖慢整体研发进度的原因之一。

现在陈国华是有时间,但他不可能还有时间跟那些七八级工人面对面地沟通啊。

所以,等下会议结束之后,剩下的事儿,还是需要章济川他们来搞掂。

“好了,这就是你们要问的超精密数控机床.还有没有其他问题?”

扫了一眼实验室墙壁上的大钟,陈国华这才发现,已经中午放饭时间了。

看着还在举手想要提问的赵菊生,陈国华不由感慨:真的是问题多多啊!

一块透镜罢了,背后涉及到了诸多的技术难关。

搞掂超精密数控加工机床之后,又还有高精度的检测装置,同时还有一个最为难以通过的难关:打磨透镜。

甭以为有了这么牛逼的设备和装置,就可以高枕无忧了,随时都可以打磨出符合极紫外光刻机要求的透镜了。

没那么简单!

要知道,极紫外光刻机需要的透镜,精度之高,前所未有。

只因为极紫外光刻机需要通过精准控制激光器,连续两次照射滴落的液态小锡球,才能够得到波长十三点五纳米的稳定极紫外光。

可是这时候的光源并不能直接拿来使用,还需要经过一系列发射镜片不断地矫正,才能成为可用光源。

在每次反射的时候,都会增加误差,这就要求镜面的平整度极高极高,必须比光刻尺度还要低上一千倍。

可怕的数据要求!

同时,对每块透镜的位置、姿态、间距都有严格的要求,比如位置误差必须小于一纳米。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还必须要尽量消除光损失而产生的热量,以防止热变形从而影响光路。

即便如此,极紫外光在通过这些镜片时,仍然会有大约百分之三十的吸收率,最终真正用于光刻芯片的光强大概也就只剩下百分之二。

因此,在整个透镜的制造过程,从制造透镜的超精密数控机床开始,再到最后的透镜放置等,那都是有一套极为严苛的技术流程。

这就是为什么当初,陈国华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极紫外光刻机非常难以制造复刻出来的原因之一。

同样的道理,陈国华也想将量子芯片、量子纠缠传输技术等拿出来,可问题是,以现如今内地的技术积累和人才积累,怎么可能做得到呢?

都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个道理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半天时间过去,等到陈国华来到饭堂的时候,已经是临近下午两点的时间。

章济川他们那群人是真的不怕肚子饿,说什么也要解决他们的问题,才愿意放陈国华离开。

当天傍晚,陈国华下班回到家,意外看到了一位想不到的客人。

“我去,疯子?真是你小子?”

翠花胡同门口站着的一个瘦子,那是真的有一种皮包骨的感觉,同时还有一点黝黑。

陈国华看到对方的时候,一时间都不敢相认,借助汽车的灯光,这才稍微看清楚一点罗峰的脸庞轮廓,认出对方就是他的老朋友疯子。

“老陈,好久不见!”

罗峰没能忍住,眼眶红了,上前抱住了陈国华。

后者身后的龙康侯伸手将孙竹生给拦住了,冲孙竹生摇摇头。

孙竹生根本没有见过罗峰,加上后者此时跟之前相比已经黑了不少,瘦了很多,以及此时是夜幕下,要不是罗峰身上没有杀气,否则的话,孙竹生早就警戒了起来。

黄东升、孙竹生和许元启他们三人是六七年三月底加入,成为护卫陈国华的主要力量。

而罗峰则是六七年八月抵达非洲的,在此之前,罗峰一直是在部队里,跟孙竹生他们可没有照过面。

“老陈,谢谢你,如果不是你的话,我可能真的就交代在非洲那边了.”

此时的罗峰,很突然就嚎啕大哭了起来。

导致跑出来门口,准备迎接他们父亲的陈伟、陈思他们几个孩子,全都呆呆愣愣地看着罗峰和他们爸爸。

更准确来说,是看着罗峰。

毕竟罗峰明明就是大人,此刻却是哭得像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