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年,那夫妻俩对孩子有了感情,害怕孩子被领走,便主动断开了与孩子的外婆的联系。
随着后来外婆去世,他们村里土地改革,人口迁移,便借机搬了家。从此再无联系。
年幼的李好看,听村里人说自己算超生,亲生父母不要他了。于是也干脆下定决心,踏踏实实生活,不作他想。
就这样,他慢慢长大了,养父母呕心沥血供养他到长大成人。
知道他在学校当了老师,养父母非常高兴,觉得总算是让他远离的吃苦劳作的命运。
也就是在这一年,李好看遇上了易点。
易点在家里排行老三,老大是姐姐,名字也叫易点。因为家里父母想生儿子,觉得女孩子不需要费什么墨水取名字,一点足以。老二总算是个儿子了,取名易兵,长大当兵,建功立业。
老三还没出生,家里的老大就早夭了,后来又生了一个女孩,家里人觉得易点这个名字吉利,能招男孩,于是这个孩子也叫易点。
父母生下老四,果然又是儿子,何其高兴,想着“点兵点将”,这个孩子就叫易将。家里“兵”有了,“将”也来了,真是大团圆。
家里只她一个女孩子了,从小受到的磨难和不公自不必说。可是好在她一直乐观向上,也算是跌跌撞撞的长大了。
父母给哥哥报名上学,哥哥总是偷跑到田间河边玩耍。易点忙完农活,还要去学校找哥哥,一来二去,给哥哥领书包回来,自己也能偷看两眼。
通常是,易点很早就起来干活,等手上的事忙得差不多了。她就假借“寻哥哥”的名义,溜去学校听课。
后来哥哥实在是不愿读书,父母又开始供弟弟上学。易点又借着接送弟弟的机会,再次学了一遍。慢慢地,老师要讲的内容,她都能知道。
学校的老师跑到家里来,劝易家父母,让女儿也去上学,说她是个读书的材料。
易家父母想着既然是老师来求了,那就干脆两个孩子读书,只出一个孩子的学费,要是这样,那就同意易点去上学。
学校的老师考量之后,也同意了易家父母的建议,不过他要求留易点在学校里帮忙干活,就当她用自己的劳动抵了学费。
弟弟读完初中,没有考上高中,只能回家继续种田。易点成功考上高中,又在校领导的帮助下,同样地用自己的劳动冲抵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