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大的恩宠也不及能为官家生下一名皇子。
这一日,汴京城的百姓为庆祝此事,家家杀鸡宰羊,俨然如过节一般,热闹非凡。
……
十月初八,垂拱殿内。
赵祯坐于上方,将曹佾的辞呈放在一旁,看向下方。
“景休,你真欲辞官去助苏景明建私学?”
曹佾非常笃定地点了点头。
“官家,您是了解臣的,臣在武事上远不如同族的兄弟们,且性格懒散,在宫中当值虽然清闲,但并非臣之所愿。”
“臣甚是敬佩苏景明,他的《百家学疏》令臣觉得可以一试,此外,苏景明算是对我曹家有恩,我叔父愿意出这份钱。”
赵祯微微点头。
他反对百家学入国子监。
是因此举会惹怒很多读书人,使得朝堂不稳。
但若作为私学,他倒是愿意让苏良、曹佾去捣鼓捣鼓,没准儿会有惊喜。
“其实,你也不必请辞,顶着这个缺儿,依旧能去做别的,朕可以特批!”赵祯笑着说道。
曹皇后刚生下皇子,赵祯怎么看曹家人怎么顺眼。
并且今早,御医查看了一番小皇子的身体,给出一句话:远比一般孩童康健。
曹皇后曾经习武,身体向来健康,生下的孩子也是脸色红润,充满活力。
“多谢官家好意,臣还是辞官较好。不然一些朝臣必然会弹劾臣与苏景明交往过密,有朝臣与外戚联合专权之患!”
赵祯腰杆一挺。
“你二人乃是以私人钱,为朝廷做事,何谈专权,朕看谁敢弹劾!”赵祯瞪眼道。
朝臣与外戚不可交往过密,乃是自古以来的规矩。
但需看,具体在做什么事情。
当下,苏良与曹佾乃是以私人腰包为朝廷计。
谁若敢弹劾,赵祯铁定将其大骂一顿。
赵祯又补充道:“若遇到什么难处,随时来找朕,朕会帮你们。”
“多谢官家!”曹佾拱手道。
他最喜欢的,便是当今官家的这份仁善。
……
两日后,一家茶舍包间内。
苏良与曹佾相对而坐。
曹佾指着桌子上的开封府地图,道:“景明,你看一看,我共寻了五处地方,你看哪里最适合作为百家学院的院址,我立即将其买下来。”
苏良大眼一瞧,摇了摇头。
“都不行,我不建议将百家学院放在汴京城中。”
“那放在何处?”曹佾有些不解。
苏良想了想,在地图上指了指位置。
“什么?你要将院址放在大河边(大河故道)?这……这也太偏了吧!”
“这……这周围不是沙土地,便是田地,荒无人烟,压根不适合居住学习啊!”
苏良解释道:“所谓百家学院,自然与寻常书院将学子关在学舍读书的做法不同。来到这座学院的人,有可能在冶炼金属,有可能在开垦种地,也有可能在伐木凿开木,这种地方乃是极好的。
“此外,但凡做发明创造者,必须耐得寂寞,汴京城太闹腾了!”
“并且,为防止那群国子监的学子捣乱,院址放在此处最合适,你在这片区域找一找,最好不要距大河五里以外,寻一高坡处,免受洪水侵袭的……”
“嗯嗯,有道理。”曹佾点了点头。
……
很快。
曹家资助苏良建造百家学院的消息便传到了民间街头。
一些国子监的学子们本想仗着家族势力,令那些想要帮苏良的人放弃。
但一听说是曹国舅曹佾在做此事后,顿时都怂了。
当下,曹家恩宠正盛。
即使两府三司的相公见到曹家人都要点头笑一笑,谁还敢得罪曹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