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终于记起报纸了
上回说到,魏、蜀双方各发动御用文人抹黑对方的大佬,可是这个时代,信息传播手段极其落后,这种类似谣言的东西,只能局限在很小的范围内传播。
具体来说,就是在两国各自的少数文人圈子里传播,广大黎民百姓多数连大字都不识一个,也没有人跟他们说这些东西,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些“国家大事”,那些传言在黎民百姓当中自然也就传播不起来了。
也许想对广大黎民百姓进行某种思想或者某种观念的传播,采取太平道那种方法,让传道者走村串户地到各个乡村中进行传教会更为有效。
刘厚自然是不满意现在这种落后的信息传播效率的,他对后世的先进宣传工具也算略有了解,也知道宣传工作的重要性。这个世界没有谁比他更清楚,宣传工作搞好了,有时候是可以发挥出巨大威力来。
电视、广播、网络这些东西他自然是无法搞出来的,但是报纸现在完全可以先办起来。想做就做,领导一拍脑袋,下面的人就要跑断腿。刘厚一声令下,马上从成都征集一批读书人到荆州来。
这些读书人多数是学院毕业的年轻人,也有一部分是学院成立时,年纪已经较大,已经受过传统私塾教育,后来再进学院补学物理、化学、数学知识的人。这些人比起那些才十几岁的,单纯受学院教育出来的毕业生,年纪更大,社会经验更丰富。
这些读书人坐船从长江顺流直下,没几天就到达荆州。刘厚亲自接见了他们,对他们面授机宜,讲解了报纸的概念,作用,还有运作的方式。甚至连广告的理念也一股脑灌输给他们。
毕竟有了广告收入,以后就不用朝廷一直掏钱养着这班人了。报纸的印刷费用也不低,报纸如果要普及又不能卖得太贵,能赚回印刷成本就不错了,所以光靠卖报纸赚不到多少钱,那样一来广告收入就显得很重要了。
这些读书人都属于不得志的读书人,突然得到皇帝的接见简直喜出望外不知所措,可惜他们听着皇帝讲述这叫报纸的新鲜事物如听天书,这种在这个时代完全没有的东西,他们一时也无法理解太多东西。
刘厚有点无奈,毕竟这种东西太超前了,他们一时半会听不明白也是正常的事情。幸好左慈传下来有记笔记的习惯,这些人都在学院学习过,也许其他本领学得不怎么样,但是这个记笔记的习惯倒是学得十足十。
皇帝开始训话,他们每个人都掏出笔记本来,一字一句地将皇帝的讲话记录下来。看着面前这些如同后世开会时,记录领导讲话的乖宝宝,刘厚明白,这些人一看就是唯唯诺诺,为上官马首是瞻、很“听话”的顺民。由这些人来办报纸,他心里对将来的新闻自由已经不抱一点期望了。
领导讲的话,理解要做,不理解也要做,更何况是皇帝让办的事情,更是要尽心尽力,严格按照皇帝的意思去办。刘厚费了半天的劲,总算让这些人明白了个大概。他们纷纷表决心,一定要帮皇帝办好这件事。
不管三七二十一了,现在急着要用到这个宣传大杀器,先草草上马吧,有什么不足的地方以后再慢慢改善。于是,刘厚命这些人先把报社办起来,并答应他们,以后有什么疑难问题可以随时求见自己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