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清楚,月球的昼夜交替周期与地球不同,在漫长的黑夜中,太阳能无法收集,而中转站的能源需求却不会停止。

所以,我们需要高效的能源储存设备,确保在月球黑夜或能源需求高峰时,中转站的能源供应始终稳定,就像一座永不干涸的能源宝库。”

张伟详细地提出了一个能源供应的初步框架,他的讲解深入浅出,从太阳能的收集原理,到储存和分配的流程,再到核聚变发电站的规划设想,都一一阐述得清晰明了。

小主,

生态环境专家陈悦轻声说道:“中转站虽然并非人类永久性的居住场所,但对于长期在这里生活和工作的人员来说,营造一个相对舒适的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我们可以在太空港内部,精心打造小型的生态循环系统。

种植一些经过严格筛选、适合月球特殊环境的植物,这些植物就像是一个个小小的生命守护者,它们不仅能够通过光合作用为宇航员提供清新的氧气,还能为宇航员提供新鲜的食物,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同时,这些绿色植物的存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宇航员的心理环境,让他们在远离地球的月球上,感受到一丝生机与温暖。

此外,对于水资源的管理也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重点。

我们要对月球两极的冰进行科学、合理的开采和净化,建立完善的水循环系统。”

同时,她还分享了生态循环系统和水循环系统的设计原理,从植物的种植方式,到水的净化和循环流程,都讲解得细致入微。

在大家各抒己见后,苏澈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大家的想法都极具价值,每一个提议都为我们的中转站布局提供了宝贵的思路。现在,我们需要将这些想法进行综合考量,权衡利弊,制定出一个最为合理、科学的布局方案。”

经过数小时的不懈努力,一个凝聚着众人智慧与心血的初步月球中转站布局方案逐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