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现代的电影工业体系而言,电影档期的选择,对于电影最终的成绩而言,是一个仅次于电影质量和宣传力度的关键因素。说白了,不同的档期就是总结出的固定某部分观影群体的活跃时间。选对档期,说白了就是看人下菜,菜的口味对了,成绩自然就好了。
比如暑期档,主力的观影群体就是放暑假的学生以及年轻人,选择这个档期的,就会以刺激爽快的大片为主体;再比如春节档,主力观影人群增加了休年假的上班族和孩子,所以出现的更多的就是合家欢的喜剧,或是适合父母带着孩子观看的动画电影。
暑期档和春节档,算是每年最重要的两个档期,持续时间长,上映作品多。其次的,就是五一和国庆两个小长假的档期。在这之外,就是一些持续时间较短的小档期,比如清明档、情人节档之类的。
有好的档期,就也有差的档期。四月、九月、十一月,这三个月一向都是行业整体大盘低迷的阶段。一是都有一个刚刚过去的大的档期,观众的观影欲望得到了满足,会有暂时的疲倦期;二是紧邻接下来的重要档期,观众需要积攒下一次释放欲望的能量。
说白了,就是贤者时间。
《失恋33天》,恰好就选在了这么个“贤者时间”的档期内。
关键的是,作为一个小制作的低成本电影,主演阵容里竟然没有一个高人气的大荧幕明星。没有明星哪来的话题,没有话题哪来的人气,没有人气哪来的成绩?
真不知道是谁给了导演的勇气?巴啦啦小魔仙吗?
········
电影的首映礼一般会在正式上映的前一天举行,形式大致和之前沐茗参加的开机仪式差不多。
主要作用一是发动人脉,找一堆明星坐在一起吹吹牛,吸引下话题。二是让媒体和部分弄到门票的观众先看一遍电影,如果质量好,就是个宣传;如果质量差,也好有个提前准备,看看要不要雇些水军,刷刷通稿,争取在“烂片”的名声传出去之前,能赚多少赚多少。
十一月十号下午,京北万哒影城的门口早早的被一众人群围了起来。虽然距离首映仪式开始的时间还早,而影城能容纳的观众和粉丝数量肯定也没有这么多,但是人群依然密密麻麻的挤满了摄影区的两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