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的节目虽然只有一个小时,但是采访的内容却明显不止一个小时的量。沐茗和林凯驰足足聊了近三个小时,才结束了这次的采访。
“最后,沐导,如果方便的话,能不能透露一下接下来的计划。”林凯驰在临近结束的时候询问道。
“没什么不方便的。我接下来准备翻拍一部欧洲的改编的电影,是取材于真实事件的。而且,在国内也曾经发生过。这应该不能算一部商业片,如果时间合适,我准备参加明年的戛纳电影节。”
这个问题,节目组自然不可能减掉,所以《人物》的观众算是第一批知道《房间》这个电影项目的人了。当然了,他们现在还不知道这部电影的名字,当并不能阻止大家的惊讶。
什么情况?沐茗不拍商业片,转拍现实题材,还要参加戛纳电影节,这肯定是奔着拿奖去的啊。
但关键是,沐茗的前三部电影都是商业片。即使《天才枪手》里有反应现实的趋向,也仍然是标准的商业片的拍摄手法。
所以在很多观众的心里,沐茗已经被定义为了一个商业片的导演。当然了,是属于最顶尖的那一拨。
但是现在,你告诉我要拍一部现实题材的,还准备拿奖。难道是说,准备投身文艺片的领域了吗?
“呵呵,有的人真的把自己当做是天才了。拍商业片就好好的鼓捣商业片就得了,别再来糟蹋文艺片了。”
不少沐茗的反对者,还有一些业内眼红的人纷纷跳了出来,在网上对沐茗冷嘲热讽。
“每个导演都有自己熟悉的领域,沐茗导演在商业片的领域里无疑是很有天赋的。但是文艺片和商业片不同,它是需要人生感悟的。我们能期待,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感悟吗?”
不只是这些黑粉,沐茗的粉丝也有不少担心的。商业片导演转型文艺很常见,但那都是有个缓慢的过程的。哪有像沐茗这样,一言不合就直接改变风格,而且还直接奔着戛纳去了。
他们担心《模范生》的成绩太好了,所以导致沐茗有些自大了起来。
沐茗对这些言论也很无奈。自己就说了个“取材现实”,怎么就变成要拍文艺片了。
《房间》能算是文艺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