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炯缓缓点头,对于殷齐山、胡徽两人所领的国安部的工作成效十分满意,总能在最关键时刻做出最大的贡献。
他思忖了片刻后,这才继续询问道:“北京城的外城城门和内城城门联络状况如何,尤其是内城处,如果强攻能有内应吗?”
殷齐山神情一滞,有些羞愧的回禀道:“启禀太子殿下,微臣惭愧无比,虽然竭尽全力,至今只能确保外城有三个门可以有内应开门。”
“但京城内九门却是由九门提督隆科多,各处守军也是千挑万选的近三万八旗旗兵,他们对建奴尚有忠诚之心。”
“真到了不得已之时,或许可以令其中内应拼死一试,但却无法保证必能成功!微臣无能,还请殿下见谅。”
朱慈炯淡然一笑,他自然不会因此怪罪,对方是人而不是神,能做到如此地步,已经令人惊喜和满意了。
如果殷齐山真能做到轻易开了内城皇城,朱慈炯可能反而要担忧对方的来路了,那几乎是非人力能为了。
朱慈炯综合各方情报之后,心中略有成算,自己却也不说,而是再度看向了杨三水,笑着说道:
“杨军长在山东前线的所有谋划和作为,非常合乎孤王心意!就算是孤王亲自筹划,亦会同样施为!诸位须谨记此点,不可错漏。”
“此次围城之战,以及战后对于建奴的处置,孤王亦决心交由杨将军全权负责,一言而决它们的命运。”
“那么,大家就听一听杨将军的筹谋与安排吧!”
文武众臣闻言之后,心中尽皆震撼无比,一是再次深刻认识到皇太子对于杨三水的无比信赖,如此灭国之首功,竟轻易交到其手中。
其二则是,皇太子对于臣下的维护,却也是真的不遗余力,竟主动开口承担了诡计坑杀近五十万大军的责任,丝毫不在意青史名声。
杨三水自是铭感五内,努力良久稳住沸腾的情绪,昂然起身向朱慈炯行礼后,方才朗声陈述破城谋划和诸多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