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时忙完宇宙飞船的事情后,秦词又开始联手邓院士和年院士开启了新研究。
核能与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互补。
且同时用于制氢,实现能源的清洁高效转化与存储,推动能源系统向低碳、零碳转型。
2020年9月22日,老大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我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这不,她来提前帮老大实现愿景了。
“核裂变能能量密度高、发电稳定,不受天气、季节等自然条件限制,可作为稳定基荷电源,与水电、火电、风电、太阳能等能源相互补充,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依赖,提高能源供应稳定性与安全性,降低因能源供应波动带来的风险……”
秦词指着自己的PPT跟邓院士和年院士介绍着他们接下来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
利用核裂变技术来发展新能源。
邓院士眼角抽抽,跟旁边的年院士对视一眼。
说不好意思的,他们俩到现在核聚变技术都还没完全搞明白呢,现在又开始核裂变技术了…
“小词,不是我们俩不相信你…”
邓院士目光如炬,审视着资料,犹豫着还是开了口,“核裂变可控性要求严苛,与间歇性极强的风光能源搭配,这要求不是一般高…并网波动就能搅乱整个电力系统。”
年院士也皱眉点头,“何况,风光发电受地域局限,核设施选址又关乎安全,地理上的矛盾怎么调和?这都是我们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秦词早有准备,指尖点向能源分布地图,“我们可以打造能源集群,在西部光照强、风力足之地,构建大型风光电场,配套小型模块化核裂变反应堆,利用智能电网与储能缓冲,平衡输出。”
“就像组队冲锋,各自短板靠协同补齐。”
怕她说话太快,院士们不太能跟上她,秦词又翻出核热制氢流程模拟图。
“用核裂变热能高温电解水制氢,产氢纯度高、能耗低,氢气存起来能填谷调峰,运输到能源需求旺处再发电,形成能源闭环,一步步将碳排放清零。”
两位院士目光交汇,疑虑中夹杂着一丝被点燃的兴致。
这么详细的计划还听不明白里面的含义,那他们俩这么多年院士就白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