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 枭杰夺天机 5

兴亡云烟事 木石立方 2119 字 2个月前

陈封摇摇头,轻叹道:“璧城,你不识得石都司,不知他为人,石都司断不会在人背后做手脚的。石都司若能回都,不过教卢象山多几分忌惮而已。卢象山既冲我而来,我却也不惧他。哼哼,我麾下兵强马壮,众兄弟与我皆是一条心,岂是他能笼络的?他使这些手段,我只不理他就是,他若有鬼蜮伎俩,我再教他识得我陈封的手段。”

程备道:“都司此言差矣,现下非但都司不必惧怕卢太尉,反是卢太尉惧怕都司了。卢太尉如此行事,正为忌惮都司耳。现下郑国第一武将,非是卢象山卢太尉,却正是都司你。”

见众人都望向自己,程备不慌不忙,端起面前酒杯,饮了一口才道:“卢象山为都宣抚使,旧部遍布军中,然手中兵马不过虎贲旧部而已。况于江风已死,杨继先又是都司旧人,徐毅节也未必与卢象山同心,是以卢象山当真能掌控的兵马,不过冯止水之云冲卫,田慕远之罡风卫而已,实力已大不如前。正为如此,卢象山才有朝不保夕之忧。”

“四大都司之中,徐毅节升了虎贲军都指挥使,仍兼着长林卫都统制之职,想来过不多久,便会保举一亲信执掌长林卫了。徐毅节是徐少保之子,在军中甚有人望,然终究初升都司,军令难出长林卫,可不必在意。李克让戍守河北多年,功过参半。其麾下凤翔军四卫,孙翼腾之千灵卫、高功肃之青鸾卫、展自同之长生卫为其根基,然及仁兄之天翼卫却未必肯听其号令。如此,李克让亦不可与都司相匹。”

“石方白资历最深,功绩最着,却也不及都司。石方白麾下龙骧军,岳东悬之右武卫与潘世辅之神武卫自是对石都司忠心不二,梁临道虽也忠于石都司,却与都司你也颇有情谊。左骁卫更不必说,”程备看了秦玉一眼,道:“左骁卫众将士,必然唯都司之命是从。以此,石方白亦不及都司。”

“都司出身于龙骧,又掌管熊飞,再统虎贲伐蜀,这番经历,在四大都司之中也是绝无仅有。都司昔日旧部执掌各路兵马,秦璧城执掌左骁卫,杨继先执掌天雄卫,王及仁执掌天翼卫,王亭仪执掌天权卫,陈孝正执掌天璇卫,周润安执掌天枢卫,只李士举之天玑卫久戍东海,与都司往来不密,却也是都司麾下熊飞军部众,也未闻其与哪位都司有过往来。这些兵马,哪个不听都司号令?我大郑禁军一十六卫四十万大军,都司一人便可号令六卫十五万兵马,岂非是当今郑国武将第一人?如今之陈都司,真可谓登高一呼,天下景从,似此,莫说是卢太尉,便是当今圣上,只怕也要忌惮三分了。”

众人都是一惊,一齐看向程备。陈封强压心绪,缓缓道:“无患说得哪里话来?我陈封对圣上忠心不二,圣上亦是信我重我,岂会忌惮于我?”

程备道:“都司,今非昔比矣。昔日当今简拔都司于一十六卫都统制使之中,确是看重都司统兵治军之能,亦是为牵制赵武庄公。待景佑宫变之后,卢象山升了都宣抚使,都司升了都指挥使,当今虽是为赏都司大功,却也是为制衡卢象山。那时都司不过一小小武将,初升正四品,哪能与卢象山相衡?是以当今超擢秦璧城为左骁卫都统制使,又对都司所荐之人一一照准,这才有卢象山掌禁军,都司控都畿之局面,也才有今日之局面。”

秦玉叹道:“无患不在都中,却能对都中情势了如指掌,当真人所难及。”

程备微笑道:“璧城过誉了,我不在都中,哪里能想得这许多。不过是都司平定巴蜀之后,我得知要回都任职,不敢有负都司重托,这才翻看历年邸报,重头又想了一遭罢了。”

陈肃笑道:“常人纵是将这十年邸报翻烂了,也想不到这许多事,无患何必自谦。”

陈封轻叱道:“休要啰唣,无患你只管说,休理会他们。”

程备道:“是。当今却是万万也想不到,为压制赵练材、卢象山,竟扶植起都司这样一位郑国当今第一武将来。都司细想,如今都司掌握这许多兵马,又掌控都畿重地,当今还能再信重都司么?”

陈封迟疑半晌,道:“我受圣上隆恩,一心为国,怎敢有异心?圣上怎会疑我?”

程备道:“当今继位已四十年,初时奋发振作,可称一代雄主,然年老之后,却也难免多疑。当今倦政已有十余年,不理政,却又要掌控朝局,那便要臣子当政主事,却又不能权柄过大,其间分寸,极难把握。昔年徐少保与方东阳便是一例。其时方东阳与徐少保相勾连,方东阳主朝政,徐少保主军政,政出一门,权倾朝野。这二人若是分庭抗礼也还罢了,可谁想他两个竟联起手来,如此一来,当今自然食不知味,寝不安席了。是以才有后来一人遭遣,一人被杀之事,政令重回当今之手。经此一事,若又出了一位将军,手握十数万大军,都畿要地尽在其掌控之中,虽年轻,却得将士拥戴,有这样一位将军,都司试想,当今能安心否?”

小主,

陈封默然,面色也沉了下来。王焕忽道:“都司,当今纵有些疑心又能如何?都司立下这般大功劳,又无过错,他又能如何?我大郑还要南抗楚,北拒燕,正是用都司之时,当今纵有疑心,终不成再不用都司了。若如此,我大郑还有何人可用?众人都称徐少保功高,又说卢象山、石方白乃沙场宿将,然抗燕十余年,又有哪个胜过?这些年来,胜过燕国之人,唯都司耳。若舍了都司不用,只怕我大郑再无力北进。”

陈肃道:“及仁,你说的确是实言,然当政之人却未必作此想。攘外与安内,哪个为先?那必是安内了。内里若乱了,再无法扬威域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