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 乌桓出兵

见龙定鼎 神哥废柴 1043 字 16天前

毕竟,失去了粮食的保障,民众的生活将会陷入困境,社会秩序也可能因此动荡不安。

正因为如此,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选择在春夏两季发动战争的例子屡见不鲜。许多军事家都深知这种战略的有效性,纷纷效仿,使得春夏之交成为了一个充满血腥与硝烟的时期。

如今的武州已然具备这样的实力,但赵云并未打算贸然行事,因为他所追求的乃是更为稳妥的胜仗,尽可能地降低人员伤亡,并通过耗费物资来获取最终的胜利果实。

就在此时,陈琳风尘仆仆地自辽东返回。原来,此次他前往辽东的目的便是与公孙度交涉关于高句丽一事。

公孙度倒是满口应承下来,表示不会插手高句丽之事,甚至还信誓旦旦地承诺愿意归还玄菟郡。然而,令人玩味的是,对于何时归还这一关键问题,公孙度却是只字不提。根据陈琳所述,他曾多次追问此事,但每一次都被公孙度以各种各样的借口敷衍了事,始终不肯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眼见实在无计可施,陈琳只好先行折返,回来向赵云禀报情况。

面对这样的结果,赵云丝毫未觉意外。实际上,他派遣陈琳前往辽东,本意并非单纯地指望公孙度能够乖乖就范,更多的是一种警示和通告。要知道,当前镇东军虽然已经成功渡过江水,但他们的活动范围仅仅局限于国内城一带而已。

而此地距离玄菟郡足有六百多里之遥,其间更是横亘着丸都、纥升骨、粱城、磨米等多达六座城寨。如此遥远的距离以及诸多的障碍,使得镇东军根本无法触及到玄菟郡。在这种形势下,公孙度又怎会轻易将其拱手相让呢?

陈琳一脸愁容地站在那里,心中充满了自责和愧疚。他深知自己未能圆满完成赵云交予的重要任务,这让他感到十分不安。毕竟,此次为武州效力乃是他人生中的首次经历,本想借此机会好好表现一番,怎料事与愿违。于是乎,陈琳一次又一次地主动向赵云请罪,恳请其责罚自己。

赵云看着眼前这个忧心忡忡的年轻人,不禁微微一笑,然后轻轻摆了摆手,温和地说道:“孔璋啊!你切莫如此自责,更无需背负这般沉重的心理负担。此次出使辽东之事,虽未达成预期目标,但也算是暂且告一段落。当下,我们尚无法染指玄菟之地,那公孙度想必仍在一旁观望局势呢。说不准他正盼着咱们东征失利,好趁机继续霸占玄菟,并伺机从背后给咱们狠狠插上一刀。不过无妨,待到咱们成功攻下纥升骨、击败拔奇之后,方能拥有下一阶段谈判讨要的资本和底气。因此,你大可不必为此事而耿耿于怀。倒不如收拾好心情,提前做好下一阶段出使的各项准备工作吧!”

陈琳听完赵云这番宽慰之语,心中的大石头终于缓缓落地。他感激涕零地点点头,表示一定会全力以赴筹备下一阶段的出使事宜。随后,陈琳转身离去,步伐明显变得轻快起来,全身心投入到对未来使命的精心谋划之中。

前往乌桓的孟益肩负着重要使命,需要奔波于多个地点来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首先,他马不停蹄地赶到踏顿所在之处,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口才成功地稳住了这位实力强大的人物。紧接着,他不辞辛劳地辗转至狄居处,经过一番苦口婆心的说辞,终于打动了难楼的心,使得难楼点头应允出兵纥升骨,并承诺会协助镇东军攻打拔奇。

就这样,事情迎来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乌桓单于踏顿深知,若想获得合法的册封并进一步巩固自己在部落中的地位,就必须有所作为。于是,为了在声势上压制住楼班,从而稳稳地坐在单于的宝座之上,他开始积极行动起来。踏顿不仅亲自出马,还极力鼓动峭王苏仆廷以及汗鲁王乌延加入这场军事行动。

要知道,乌桓的总兵力大约在七万上下,而此次他们居然愿意出动三万之众前往纥升骨,足见其展现出的巨大诚意。

乌桓这个民族,其人口数量大约在三十几万左右。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他们所管辖的区域内还居住着其他多个民族的人群,这里面不仅包含了汉人,还有鲜卑人和东胡人等。回顾后世的历史长河,由于当时中原地区陷入一片混乱,许多汉族百姓纷纷逃离故土,辗转来到了乌桓这片土地寻求庇护和安宁。在某个巅峰时期,乌桓的总人口竟然高达上百万之多!因此,乌桓那七万兵力当中,实际上涵盖了来自各个不同民族的人员,并不仅仅局限于乌桓本族人。

再来说说乌桓人的汉化程度,可以说是相当深入且彻底的。他们的社会结构相对而言显得较为简洁明了,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部分以及四股主要的势力。而在每个部下面,则设立了众多被称为“邑落”的基层组织单位。这些邑落规模大小不一,较大的能够管辖多达一百户人家,较小的则只能管理二三十户居民。

曾经,乌桓部落的首领被尊称为“大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发展变化,如今他们已经开始自称为“王”了。至于那些邑落的首领呢?人们通常会称呼他们为“大帅”或者“小帅”。此外,就乌桓的正规军队编制而言,虽然同样采用了类似于营部曲的形式,但在具体细节方面还是存在一些细微差别的。

值得一提的是,原本负责守护乌桓的中郎将一职,乃是乌桓地区汉朝官员中的最高统帅。在他之下,还分别设置了诸如军司马、军侯等职位,同时更有着乌桓所独有的千夫长和百夫长这类特殊职务。

当然在脱离汉廷的时期,乌桓并使用汉军的职称,而是用万夫长、千夫长、百夫长旧称,此为匈奴留传下来的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