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六章 大事

兰陵风流 君朝西 3971 字 2个月前

崔希真胡子一翘,裴昶和魏重润二相也默默抽了下嘴角——到底谁先扯闲篇儿?

但大殿的气氛到底活泛了。

圣人一句话却又使气氛沉压下去。

“朕大限之日,就在明年。”

三臣同时一震,这是圣人头回明确的说自己大限的日子,竟比他们预想中还要早一些,心里不由再次泛起悲戚,想起君臣相得几十年,如今君者却将归去,禁不住悲中起泪。

魏重润强压心中酸涩,宽慰道:“陛下神气充溢,明后两年必定都可安度。”

圣人摆了摆手,“寿数已定,天意难改。朕服丹时就有准备,汝等不必宽解。今日召见三卿,即因朕大限将至,决定禅位给太子,朕退位为太上皇。”

三臣猛然惊震,脱口道:“陛下!”

圣人道:“朕意已决,不必劝说。如此,新朝与旧朝更可衔接平稳,有利安定。”

听到“有利安定”四字,三位宰相都沉默下来,仔细一想,圣人的考虑是妥当又明智的。只是作为与圣人相得几十年的臣子,又有十几年的君相相和,从感情上很难割舍。

“就这么定了。中书令,拟诏。”圣人脸色平静,目光坚毅不可动摇。

三臣一起下榻伏地,裴昶恭肃领命,“臣遵旨。”

笔落,诏成。

***

“当!当!当!”

辰正时分,紫宸门门楼上的紫宸钟忽然敲响。

皇宫内各衙署的官员听到钟声都抬起头,一脸错愕。

今日不是皇帝视朝日,怎么敲响了内朝钟?

难道圣人临时视朝?

这是出了什么大事?

辰正时分,接到政事堂通传的六部、诸寺监司主官,羽林军和十六卫大将军、统军将军,武英殿枢密大学士等都疾行趋至紫宸门,由东西上阁门入殿,分列文武班次跽坐殿中,便听三声玉磬清响,圣人升御座,众臣伏拜,齐呼:“参见陛下!圣躬万福!”

内侍喝道:“起——”

众臣起身退立。

便见年轻的中书舍人元雍双手平托着一轴赭黄绣龙的圣旨,从御座之侧走到丹墀前,身姿颀秀,俊雅如芝兰,面向群臣高喝:“众臣听旨。”

群臣伏拜。

元雍高声宣读:“诏曰:朕膺昊天之眷命,仰祖宗之庇佑,承先皇帝之信重,获绍大统,三十八载于兹。夙兴夜寐,靡敢怠荒……”

诏书是中书令裴昶起草的,崔希真和魏重润补苴调胹,洋洋千言都是述说圣人的功绩,文采斐然,炳炳烺烺,极富辞采声韵之美,以元雍清亮宏朗的声音宣读,恰似明珠滚落玉盘,叮咚悦耳,但通篇文辞斐炳却无一语浮夸,述及圣人功绩皆用词严谨,无夸大也无谦抑,公正而客观,充分体现一个“实”。

但群臣听着听着就觉得不对味了,这种自表功绩的诏书通常是用于封禅,上尊号,但大唐的皇帝从不封禅,自高宗下诏禁上尊号后也没有给自己上尊号的;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传位诏书——但那是龙驭宾天后才宣读,圣人这会在御座上还好好的呢!

很快,群臣明白了。

“自朕继大统以来,凡军国重务,未至倦勤,然天命有归,仙音已闻耳边矣。朕思有明君者国必稳,有仁君者民必安。皇太子睿明浚哲,仁爱笃厚,可即皇帝位。朕称太上皇帝,退处仁寿宫。……中外列辟,左右忠贤,各尽乃诚,以辅之治。布告遐迩,当体朕意。”

众臣脑袋“轰”的一声响。

陛下这是要内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