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步是冷却析出,将热处理结束的反应釜,用特定解析溶液浸泡,随着温度降低,会在溶液中有光能锂铁磷酸醇钠,逐渐析出形成晶体。
这实验步骤听起来简单。
然而实际操作异常困难。
仅仅是在第一步准备材料中,每份锂粉、铁粉、磷酸醇等几十种材料,就必须精确到毫克。
多一分,或者少一毫,都会造成实验失败。
在第二步的混合中,又必须通过海量实验,来记录、试验混合顺序、混合计量,以及混合反应时间,同样的,多一分,少一秒都不行。
第三步和第四步就更不用说了,温度的高低,反应的时长,以及需要极为精确的控制配比,让整个实验流程异常复杂,犹如买彩票般,充满未知。
最大的麻烦则是,这种电子反应剂在合成过程中极不稳定,有一丝意外都可能引发反应釜爆炸。
然而通过理论推导,合成后的光能锂铁磷酸醇钠却极其稳定,哪怕用锤子将敲成粉末都没问题。
王楠教授当然不是世界上第一个,推导出光能锂铁磷酸醇钠的教授。
事实上在他之前,世界各国在研究固态电池的道路上,已经多次遇到过这头拦路虎。
光能锂铁磷酸醇钠,有着卓越的离子传导性,和优异的电化学性质。
它在高温和高压下经过精密合成,通过特殊的热处理,将不同元素的原子,逐步结合形成新的晶体结构。
这种结构不仅能够稳定锂离子的嵌入和释放,还能够提供出色的电荷传输通道,从而实现超高效率的能量转换。
光能锂铁磷酸醇钠的性能之优异。
并不是没有头铁的实验室和科研机构,打算干掉这头老虎,获取丰厚回报。
可在一次又一次的剧烈爆炸中,所有人都沉默了。
他们不得不选择绕路,从其他方向另辟蹊径。
就连王楠教授交给林栋的U盘资料也一样。
他在光能锂铁磷酸醇钠这个材料后,打了一个大大的感叹号,仅仅是从标点上,就能感受那种不甘与可惜。
然而【系统推导】的出现,将这一切直接简化。
林栋只需根据理论算式,告诉【系统推导】自己需要什么样的结果,在八卦图中添加相应材料试剂,整个八卦图就能在瞬间,将最精细的试剂配比,最完美的实验流程,以及最终实验结果。
霸道,蛮狠,不讲道理,直接忽略过程,将最终正确答案呈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