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二三章 内外蒙古

怒海覆清1852 董王不懂 1817 字 2个月前

他连忙找来手下商讨。

最后明四爷出了主意,在明面上肯定干不过华族了。

那就只能化整为零,进入山林之中。

他们觉得自己的祖先就是从白山黑水之间杀出来的,要想继续战斗下去,就要重新走一遍祖先的老路。

于是奕譞让人带着物资钻进了边上的大兴安岭中,寻找隐蔽之地,建造据点。

华族今后要控制这里就要遭受他们无尽的骚扰。

从辽阳出发的那一队北伐纵队,动作也非常快,很快就拿下宽城子、白都讷诸城。

然后部队在阿勒楚额与黑龙江水师汇合。

至此,护卫军远东军终于跟本土联系上了。

从黑龙江的徐尔固进入松花江然后逆流而上到吉林,再从这里走陆路到辽阳,这条消息通道比从海上要快得多了。

听完了赵烈文的汇报,董良看着沙盘说道:“看样子,我可以让交通部过去拉电报线了。”

董良还发现了一条更近的物资补给通道。

那就是乘船从渤海湾进入辽河,到了辽河上游之后,然后从陆路到吉林,再从松花江到黑龙江。

赵烈文也想到了这一点,于是他对董良建议道:“元首,咱们最好在吉林建造一座内河造船厂。”

华族的内河造船业其实已经相当发达。

护卫军在赣江、湘江上游都建造了造船厂,在长江沿岸还有好几座造船厂。

一开始他们都是为了建造内河炮舰,现在战争结束了,这些军用船厂全都转成民用,继续为华族的内河航运事业发光发热。

“好,这些都不是问题,不过我希望关外能够彻底稳定下来,包括那些钻林子的敌人都给我揪出来,大兴安岭的森林,敌人能钻,咱们也能钻。”

小主,

董良给赵烈文提了一个要求。

赵烈文顿时会意。

“元首,您是担心这些人影响到移民?”

董良点头道:“是的,移民本来就对去关外心存顾虑。他们到了关外要白手起家,要是在安全上也无法得到保障,那么到时候必然会出现逃民。”

逃民将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每迁移一名百姓,华族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光是粮食就要付出一个人半年以上所需。

如果这人逃回老家去了,那么前面的付出就全都打了水漂。

要是抓捕逃民,并且对他们进行处罚,又会激起护卫军与百姓之间的矛盾。

移民心想我在新的居住地连安全都没有保障,那还不能逃啦?不能逃,难道就在这里等死吗?

作为官府要是做了不讲道理的事情,那么也就别指望百姓跟你讲道理。

要是华族放纵逃民,那么移民关外的政策就将流产。

这件事情就是一个死结。

唯一的办法就是不让其发生啊。

“这还真的难办呢……”

赵烈文也是一个自负的人,他很少会在董良的面前提困难。

他没有去过关外的老林子。

但是可以想象那里恶劣的环境。

当年明军那么多人不还是奈何不了钻林子的野猪皮,最后让其在一次次的胜利中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