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是在军改后毕业,就只能与杜海军等人一样被授予中尉军衔罢了。
要是那样,就是一步慢,步步慢了。
像现在,即便是靠着战功和家里的关系,刘云帆才当了旅长。
他的同学们,有的还在副团的岗位上混着呢。
也就是杜海军和潘一博,转入了技术岗位,到年限就调级。
所以,也才享受到了专业技术八级的待遇。(等同正团。)
回忆起在军校共度的那两年时光,刘云帆的嘴角不禁泛起一丝微笑。
那时的大家可谓是亲密无间、形影不离,一同吃住生活在一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也正是那几年,奠定了同宿舍几人的深厚友谊。
在军校的时候,刘云帆就发现杜海军对机器人的痴迷。
当时的杜海军,早早便加入了校内的机器人俱乐部。
只要稍有空闲时间,他必定会一头扎进俱乐部里,全神贯注地捣鼓起属于自己的那些机器人来。
刘云帆还记得,有一次军校模拟对抗演练的时候。
正是凭借着杜海军精心设计打造的那款简易侦察机器人,成功帮助整支队伍巧妙避开了教官们设下的重重埋伏。
自那以后,队里所有人无不对他另眼相待,钦佩之情溢于言表。
然而,尽管杜海军在机器人技术方面才华横溢。
但实际上像他这种类型的人才,并不太适应指挥专业的工作要求。
正因如此,后来经过一番权衡考量,他最终还是选择转入科研岗位继续发光发热。
只可惜事与愿违,即便身处军工研究所这样一个看似理想的平台。
对杜海军这种单纯的技术人员来说,科研所也不是那么好混的。
收回思绪后,刘云帆看了下时间,就开始收拾自己的个人物品。
走出办公室后,来到了政委郭勇辉的办公室。
在跟郭政委商议后,刘云帆让人将自己的休假报告传到了集团军政工部。
第二天上午,假期获得批准后。
刘云帆带上周青云和司机,乘车离开了部队驻地。
......
齐鲁省,琅琊市。
通州苑小区里,杜海军坐在书房里,看着眼前的多个邀请函陷入了沉思。
杜海军,比刘云帆小两岁。
军校毕业后,分配至华东战区某电子对抗团,担任副指导员一职。
一年半后,调入团机关,担任通信股正连职参谋。
两年后,担任通信股股长。
在担任通信股长期间,考上了博士研究生。
毕业后,分配至某机器人研究所,同时转入科研岗位。
担任研究所副主任、主任等岗位。
目前,享受专业技术八级待遇。(等同正团。)
转入科研岗位后,先后发表过高水平论文多篇,发明专利多项。
曾获得科技进步一等奖、荣立三等功一次。
杜海军原以为,科研岗位才是最适合自己的地方。
本以为,只要沉下心来搞研究就可以了。
可是,他却不知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在他们单位,像他这样搞研究的人很多。
可是,重要的岗位就那么几个,而且还都是外行领导内行。
不管你发表了多少篇论文,不管你拿到了什么奖。
只要是聚餐,都要第一个向所里的领导敬酒。
只要发表论文,首先要领导过目。
如果没有领导的署名,那么你这篇论文,很大概率发表不出去。
正是因为种种原因,杜海军决定丢掉别人眼中的“铁饭碗”,选择自己自主择业。
就在杜海军发呆的时候,书房的门被敲响了。
“笃!笃!笃!”
杜海军连忙将桌子上的邀请函,收了起来。
“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