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大明与倭寇是世仇,说调水师剿灭倭寇,谁也不会怀疑。真正的目的,还是收复吕宋。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码头上还真就藏着倭寇的细作,他们听到后,立刻将消息传回本土。
这个时间,丰臣秀吉已经基本统一日本,只是少部分地区还有抵抗。
得到大明将要派水师进攻日本本土的消息后,丰臣秀吉与其一众智囊商议,大明要是打日本,那我们日本就去打朝鲜。
丰臣秀吉尚未统一日本,而且臣服他的大名未必就是真的臣服,若是大明的军队真的来进攻日本本土,那么,别看丰臣秀吉基本统一日本,可根基不稳,在外敌来临时,不知有多少人会反水,届时恐怕自身都难保。
朝鲜是大明的藩属,若是进攻朝鲜,大明不会坐视不理。
所以,丰臣秀吉与其一众智囊商议,大明打日本,日本就打朝鲜,将矛盾点转移出去,来一个变相版的围魏救赵。
丰臣秀吉是怎么想的,大明没人关心,两省水师汇集在泉州港后,总兵官陈璘,正着手整训。
说是两省水师,其实分为三部。一部是福建总兵麾下的,一部是广东总兵麾下的,还有一部是南澳副总兵麾下的。
让汇集于此各部水师磨合磨合,互相熟悉,以免遇到战事耽时误事。
被朱翊钧钦选为吕宋总兵的宁阳侯陈应诏,跟在陈璘身旁,学习陈璘是如何带兵的,
陈应诏心里清楚,吕宋是一片岛,往来交通全靠船只,自己这个吕宋总兵必然要统领水师。
论步兵、骑兵,陈应诏不敢说自己有多厉害,但比划比划,教化教化当地的土人,还是没问题的。
但论起水师来,陈应诏是真心没接触过,只能像个小学生一样从头开始学。
而且,英国公张元功把自己的亲侄子、下下代的英国公张维贤都派过来了,陈应诏还是很相信英国公府的判断的,所以学的格外卖力。
陈应诏祖上那可是相当显赫。
初代宁阳侯陈懋,永乐朝的靖难勋贵,一直活到天顺七年。多次随永乐皇帝北征,随宣德皇帝亲征平定汉王朱高煦叛乱,正统年间平定邓茂七叛乱,深受除了景泰皇帝之外的永乐、洪熙、宣德、英宗四位帝王的信任。
至于为什么不受景泰皇帝的信任,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宁阳侯陈懋深受明英宗朱祁镇信任,所以自然得不到明代宗朱祁钰信任。
有种说法,土木堡之变后,勋贵断层,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因为有很多家勋贵,压根就没随朱祁镇出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