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猛料一个接一个

唐朝小闲人 南希北庆 2090 字 3个月前

“呈上!”

张德胜立刻将两道奏章给李治呈上。

韩艺微微皱眉,该死得,怎么又凑到一块,待会老子又得被卷入其中,不管了,反正老子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你们闹你们的去。老老实实的退到一边。

这才刚刚挡退外敌,他们这些宰相就开始迫不及待的内斗起来。

在李治阅奏章时,杜正伦一直在观察李治的表情,见李治微微皱眉,便立刻说道:“陛下,自贞观年间太宗圣上下旨精简官吏到如今,每年漕运事故的次数非但没有递减,反而逐年上升,因漕运丧生的百姓也逐年递增,按理来说,我大唐国力日益增长,同时还加大对于河道的治理,这事故次数理应减少才是。

可实情却是恰恰相反。然而,自永徽年间来,朝中官员的数量是与日俱增,随着官员的数量增多,漕运的事故也得到了相应的增长,在臣在看来,这是理所当然的,这也是此次事故的病根所在。漕运之粮用之于官,官员的数量增多了,需求的粮食自然就越多,必将会增加漕运的负担,同时需要劳役更多的百姓。

在永徽年间,每年运往长安的粮食,不过十几万石,而从显庆年间开始,漕运至长安的粮食已经多达二十万石,这增加的也太快了一点。而同时,在太宗圣上精简官员之后,规定每年铨选入流得官员,乃是五百五十六人,可是永徽年末到如今,每年铨选入流的官员已经逐年成倍增加,增长速度更是令人瞠目结舌,自去年规定杂色入流,不加铨选,导致去年的入流官员多达的二千多人,陛下,这可是规定人数的四倍啊!别说漕运负担不起,用不了多久,恐怕朝廷也将会负担不起啊!”

“两千多人?”

李治都小吸一口冷气,不禁皱眉看向李义府。

杜正伦都瞧在眼里,不禁心想,陛下果然不知,是那皇后与李义府他们在背后作祟。

而那些洛阳官员已经在擦汗了,这事情真是一件比一件大条,若是早知如此的话,他们肯定不愿站这里。同时他们也明白一点,不管是在长安,还是在洛阳,你大爷始终是你大爷。

李义府急忙站出来道:“陛下,杜中书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对于杂色入流的评断,也有失偏颇。”说着,他又向杜正伦问道:“不知杜中书对于韩尚书提拔户部胥吏入流一事有何看法?”

这个混蛋!韩艺不禁暗骂一句,忍不住道:“那个,李中书,我如今这项上人头都悬在梁上,我得认真思考漕运一事,无暇估计其它事,你少提一下我,多谢,多谢。”

李治瞧了眼韩艺,心中真是好气好笑,明明就是你自找的。

李义府道:“我本不想说,是杜中书要提及此事的。”说着,他又看向杜正伦。

杜正伦哼道:“此乃两码事,你休要混淆视听,韩尚书提拔胥吏入流,其中有诸多原因,非一言可道尽。倘若有人杀得一恶人,为民除害,你就要将天下人都杀了么?”

说得好!韩艺情不自禁的点头道。

李义府道:“你说我混淆视听,我看是你强词夺理。当初我为何要建议陛下让杂色入流,不加铨选,就是因为以前的吏部铨选制度实为不公。这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吏部当初是如何铨选的?根本就不是唯才是举,举贤荐能,而是以高门大姓论之,若出身高门大姓,优秀录取,关于这点,可查阅科举改制前,铨选录取的进士名单,在外等候的进士,几乎都是寒门子弟,而铨选入仕的,多半都是高门子弟。

而这些高门大姓的子弟,恁地轻松的入朝为官,他们又怎会珍惜?拿着朝廷给予的俸禄,却整日游手好闲,纵有才华者,也是懒懒散散,连一丁点苦都不愿意吃,从而导致,朝廷中官员虽是与日俱增,而朝中人才却在日益减少,能做事的人更是少之又少,韩尚书这才只能从胥吏中选拔人才上来,去往西北上任,而那些寒窗苦读的学子,个个都努力上进,虽才华横溢,心有抱负,却不得为君分忧,如此铨选,理应废除。”

李义府说得那是头头是道,有理有据,只要是人为的,只能做到尽量公平,又岂能做到绝对公平。

其中矛盾也很简单,以前的宰相那都是贵族出身,贵族当然选贵族,怎么可能挑选寒门,马周也是李世民自己发现的,可不是长孙无忌、房玄龄他们举荐的。

而如今武媚娘、李义府他们的势力是突飞猛涨,那他们当然对于这种现象不满,自然要寻求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