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虽然向来标榜“新“,却也没能免俗,在未读原着的情况下,便斥之为“胡说八道“。在他看来,陆士谔不过是沽名钓誉,哗众取宠罢了。
鲁迅的批评,无疑给陆士谔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他感到寂寞无助,仿佛自己置身一个与世隔绝的时空,无人理解,无人支持。他开始怀疑,那个梦,那个他笃信终会到来的未来,是否只是一场空?
陆士谔并没有就此放弃。他继续笔耕不辍,写下一部又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他坚信,终有一天,人们会理解他,会看到他笔下的那个新世界。
失落那一年,与最亲密的人有约
天妒英才,陆士谔的妻子在1915年病逝。这对陆士谔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自责医术不精,未能挽救爱妻的生命,悲痛欲绝。
从此,陆士谔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医学研究中。他昼夜不分地钻研医书,广采民间偏方,希望能够攻克疑难杂症,不再让生命因医术不精而逝去。他的医术日益精进,声名远播,就连一些达官贵人也慕名而来,求他诊治。
尽管医术超群,陆士谔的内心却始终笼罩着一层阴翳。他常常想起那个梦,那个他笃信终会到来的未来。
他不禁感慨,如果那个梦能够成真,如果那个新世界真的到来,他的妻子是否还能活着,见证这一切?这个念头,如一根刺,时时扎在陆士谔的心头,令他寝食难安。
翻天覆地,百年相遇
时光飞逝,转眼间,陆士谔预言的那个年代来临了。上海浦东,2010年5月1日,举世瞩目的世博会盛大开幕。160多个国家和50多个国际组织参展,创下世博会史上的新纪录。游人如织,熙熙攘攘,万头攒动。
世博园区内,一座座造型新颖、设计独特的展馆拔地而起,宛如从未来之城拔地而起。园区内,随处可见穿梭不息的电瓶车,游客们可以乘坐电瓶车,穿梭于各个展馆之间。
黄浦江上,卢浦大桥、南浦大桥等一座座大桥横跨江面,将浦东与浦西连为一体。江上游船穿行,两岸霓虹闪耀,一派繁华景象。
而在浦东陆家嘴,林立的摩天大楼直插云霄,其中最为着名的,当属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等。这些大厦不仅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象征,也是这座城市现代化的标志。
细细端详这勃勃生机的城市,你会发现,这一切,竟与陆士谔笔下的描述,有着惊人的相似。那个他曾经笃信终会到来的未来,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鲁迅——令人敬畏的文学巨匠
当年,鲁迅曾尖锐地批评陆士谔的《新中国》是“胡说八道“。但当他终于读到这部作品时,却深深地被吸引住了。
在一篇文章中,鲁迅这样写道:“看完《新中国》,我深感惭愧。先前我未曾读过此书,就妄加评论,实在是我的不是。这部书,不仅文笔优美,而且想象力极其丰富,令人叹为观止。
尤其是作者对未来社会的预言,更是精准到令人吃惊的地步。我由衷地佩服陆士谔的才华,也为我先前的轻率言论感到愧疚。"
在惋惜声中,致敬一位先驱
陆士谔的一生,是才华与遭遇不平衡的写照。但他执着追求的目标,他对未来坚定的笃信,却从未动摇。即便时人不理解,即便亲友反对,他仍然笔耕不辍,留下了一部部惊世之作。
当我们置身于现代化的上海,感受着这座城市的鲜活脉搏时,不妨驻足回望,缅怀这位已逝的先驱。是他,用他锐利的笔,勾勒出了今天的蓝图。是他,用他满腔的热忱,点燃了照亮未来的灯塔。
让我们,在惋惜中,致敬这位和中国历史遗憾擦肩而过的先驱。天地英才,需要时间来证明其价值,愿如陆士谔这般有远见的人,不在遭遇时代和命运的冷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