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诗经·周颂·载见

⑷曰:同“聿”,发语词。厥:其。章:典章法度。指车服礼仪之文章制度。《郑笺》:“此诗始见君王,谓见成王也。曰求其章者,求车服礼仪之文章制度也。”

龙旗阳阳,

⑸龙旗(qí):画有蛟龙图案的旗,旗竿头系铃。《郑笺》:“交龙为旗。”阳阳:鲜明。一说即“扬扬”,旗飘动飞扬之貌。

和铃央央。

⑹和:挂在车轼(扶手横木)前的铃。铃:挂在旗上的铃,一说挂在车衡上的铃。央央:铃声和谐。

鞗革有鸧,

⑺鞗(tiáo)革:马缰头的铜饰。有鸧(qiāng):鸧鸧,铜饰美盛貌。一说铜饰相击之声。《郑笺》:“鞗革,辔首也。鸧,金饰貌。”

休有烈光。

⑻休:美。《郑笺》:“休者,休然盛壮。”有:同“又”。烈光:光亮。

率见昭考,

⑼率:带领。昭考:皇考。此处指周武王。

以孝以享。

⑽孝、享:都是献祭的意思。

以介眉寿,

⑾介(gài):通“匄”。求。

永言保之。

⑿永言:即“永焉”,长久貌。言,语助词。

思皇多祜,

⒀思:发语词。皇:大。祜(hù):福。

烈文辟公。

⒁烈文:辉煌而有文德。烈,有武功。辟公:指诸侯公卿。

绥以多福,

⒂绥:安抚。一说赐也。

俾缉熙于纯嘏。

⒃俾(bǐ):使。缉熙:光明,显耀。纯嘏(gǔ):大福,美福。一说盛大的样子。

《周颂·载见》是诸侯朝见周成王

并助祭于武王庙时

在祭祀仪式现场所诵唱的乐歌,

表现出后代子孙

对祖先的崇拜与感激之情。

全诗一章可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诸侯初觐周王的情形,

第二部分写周王率见昭考祭庙的情形。

此诗采用赋法,铺叙生动,写得感情真挚,场面隆重,气氛热烈,气势磅礴。

这是一首祭祀乐歌,

产生于周成王时期,

其祭祀对象是周武王。

周王朝建立不久,

武王便过早地去世了。

继位的周成王年纪尚小,

政事暂由周公代理,

因此遭到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猜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接着便爆发了“管蔡之乱”。

周公东征三年,终于平定叛乱。

周王朝的统治从此得到巩固和加强,

出现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的昌盛景象。

当成王亲临朝政之时,

为了“显耆定之大烈弥光,

彰万国之欢心如一”

(《诗经传说汇纂》),

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朝见诸侯的活动。

《周颂·载见》就是歌咏这件大事的乐歌。

“《载见》,诸侯始见乎武王之庙也”,

《诗集传》“昭考,武王也”。

这首诗大体可分两层。

开头至“休有烈光”,叙诸侯群至,

朝见周成王的景象。

“载见辟王,曰求厥章”二句,

点明此次诸侯之来,

乃是初次朝见成王;

他们来朝的目的,

更是主动求取礼仪典章。

成王初次临朝,

诸侯即群至朝见,

恭敬地求取典章规范来约束自己,

这说明内乱过去之后,

周成王终于莅临天下,

成为诸侯众星拱月的中心人物了。

出现这样的局面,

诗人不能不感到兴奋。

“龙旗阳阳”四句,以兴高采烈之辞,

描述了成王朝见诸侯时的堂皇景象,

具有赋的铺叙特点:

鲜明的旗帜飘扬,

铃声连续不断响成一片,

马匹也装饰得金碧辉煌,

热烈隆重的气氛,

浩大磅礴的气势,有声有色;

八方汇集,

分明是对周王室权威的臣服与敬意。

根据《左传》的说法,

人君昭示“令德”,

就是旗仗,

车饰也都有讲究:

“火龙黼黻,昭其文也;

五色比象。昭其物也。

钖、鸾、和、铃,昭其声也。

三辰旗旗,昭其明也”

(《左传·桓公二年》)。

这样看来,

诗中着意渲染天子诸侯的

旗仗、马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