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使朝鲜的使者团很快就定下来了。
精通朝鲜语的鸿胪寺左少卿齐源,是这一次的正使。
另外还给他配了两个主事官为副使。
对于朝鲜来说,这次的使团规格已经算破格了。
之所以这么给他面子的主要原因,就是要顺利从朝鲜手中拿回耽罗岛。
出师,就要名正言顺。
负责护送使团的是东海海师,以及崇明卫的一支千户。
文有齐源,武将则是郑和、江珩。
东海新军、巢湖水师以及崇明原备倭水师也从这一天起正式合并,易名东海舰队。
出使舰队,有四千料宝船两艘,两千料宝船六艘,风帆快舰十余。
郑和任总兵官,副总兵官是江珩,曾永胜、周韬各领一支小型舰队。
比之前世郑和动辄数百艘宝船的舰队,现在的东海舰队只能说寒酸。
但若论武器配置,却不是靠数量就能压制的。
之所以让郑和任总兵官,而江珩只是副手,并非朱棣不信任他。
而是因为江珩是苏谨的人,将来迟早也要离开。
况且江珩本就是临危受命,是被请来帮朱棣拉起这支队伍的。
如今也到了该功成身退的时候。
嗯...其实还是不信任。
朱棣自己也很矛盾。
对于苏谨,他一百万个放心,几乎无条件的信任。
但对苏谨手下的人,却又时时刻刻保持着警惕。
既要用,也要防。
典型的既要又要。
对这一切,苏谨恍若不见。
无论是对陈显这些学生的任命,还是江珩这些武将的安置,从来都是三缄其口。
还没过完元宵,正月十一舰队就出发了。
庞大的舰队,浩浩荡荡开出应天,顺着长江不到三天就到了崇明。
但在收编备倭水师的时候,郑和却开始头疼。
备倭水师的战舰倒还好说,能用的留下,就算不适应现在的海战,至少也能运运东西。
但将官的参差不齐,却让他十分头痛。
其中有近三成的百户、总旗,居然不会水你敢信?
更遑论那些士兵。
都怪朱允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