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侧面映衬李存孝的强力

也从侧面反映出李存孝在他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将领,孟珙对战史的了解必定深入。

尽管他可能并不清楚李存孝攻占洛阳的具体过程,但这一事件的真实性在他看来是毋庸置疑的。

此外,长安和洛阳作为唐朝的两大都城,在黄巢起义军入关时都曾先后被占据,随后又被唐军成功收复。

因此,李存孝攻占洛阳的可能性并非不存在。”

“从政治地位的角度来看,唐末时期长安的地位无疑高于洛阳。

因此,在故事传播过程中,民众以长安替代洛阳,以增强故事的震撼力和吸引力,这种做法是可以理解的。

对于民间故事的创作者而言,通过提升事件的严重性来吸引听众,是一种常见的创作手法。

用长安替代洛阳,不仅可以使故事更加引人入胜,还进一步彰显了李存孝的神勇形象。

然而,这段事迹并未被史书所记载,大概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从黄巢起义的发展过程来看,黄巢攻占洛阳时基本上是兵不血刃,因为洛阳的官民主动投降了。

后来,当黄巢败退出关中时,他选择在陈州、蔡州、许州等地组织反扑,而并没有将洛阳视为战略要点。

因此,可以推断出当时洛阳的守军并不多,也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

在史书中,对于中小规模的战事,除非具有特别的典型意义,否则通常只会简要提及。

在李存孝的史料中,只记录了两场大规模战争:

一场是在泽州和潞州对抗宣武节度使朱温;

另一场是他背叛李克用后被围剿。

除此之外的战役都是中小规模,史书中只是以随同李克用的名义简要提及。

如果李存孝攻占洛阳的事迹是真实的,那么很可能也只是一场规模不大的战争。

考虑到洛阳曾投降黄巢的情况,再次转投李克用也是合情合理的。

因此,有可能李存孝只是率领十八骑突入敌阵进行威胁,随后对方就选择了投降。”

观众哑然了。

过了好一会儿,有人忍不住吐槽起来,

“又被老罗骗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