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策并施,方可除后患。”
“……五策?……不知蒯先生所提何策?”
“尽收河道两岸船只,此乃其一。”
“嗯,此事寡人已提前安排妥当。”
“如此甚好,其二,……当提前拆除黄河各浮桥。”
“拆除浮桥之事,寡人亦已提前部署。”
“……呃,其三,发动楚国百姓,于千里河道严密监视。……若发现匈奴人欲渡河,……即刻禀报吾军。”
“呃,此计甚妙!”
“其四,抽调部分兵力返回黄河南岸,以保万无一失。”
“嗯,此安排甚妥!蒯先生,请继而言之。”
“……其五,当尽数焚毁黄河北岸之林木,方可确保匈奴人无木造船。其无林木,便无舟船,……既无舟船,……短期内他们又如何渡河南下?”
“……短时间无法渡河?”
言及此处,项羽恍然大悟。
“妙,妙哉!”
这时,韩信上前一步。
“陛下,匈奴人短期内无法渡河,…待其知晓实况,…他等将悔恨不已!”
项羽点头,他紧绷的神色终于舒展开来。
“是也,同等计策,吾军已占得先机。”
对于蒯通提出的五个计策,楚军在攻打邯郸城时,便已提前完成了两个。
如今,千里黄河两岸不仅船只尽失,就连居住的百姓也都已提前撤离。
而浮桥,为了拖住匈奴人,项羽早已下令拆除。
至于发动楚国百姓和焚烧山林,项羽认为亦非难事。
首先,楚国民心所向,只需一道旨意下达,楚国百姓必将隔河关注匈奴人的一举一动。
至于焚烧山林,更是易如反掌。
黄河北岸自韩地至魏地,再到齐地,本就山林稀疏。
即便匈奴人侥幸找到了木材,那从绕道前行、寻觅合适的渡河地点、砍伐林木、运输、造船、搭建浮桥,再到人马通行,没有个三五天绝无可能完成。
且不说三天,若是不出意外,如今西路的项声应该已经攻克了大月氏。
倘若此消息传来,当面之三十万匈奴人必将面临被合围之险。
大月氏之失,于匈奴人而言,其可怖程度,更甚于楚国失去黄河天堑。
大月氏位置绝佳,向东可围击匈奴主力,向东北则可直逼匈奴王庭。
于此得失之间,即便匈奴人皆愚钝,亦知该作何抉择。
再者,后世记忆中,羊皮筏可渡河。
然对此,项羽并不忧心。
羊皮筏虽可载人,却无法载马。
即便匈奴人彻夜赶制大量羊皮筏,以羊皮筏连接成浮桥南渡,无论时间亦或人力防守,楚军皆能即刻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