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军奇袭百里石长城的同时,长平的正面战场秦军却一副节节败退的样子。八月,一心寻求决战的赵括在不明虚实的情况下贸然采取进攻行动。秦军假意败走暗中张开两翼设奇兵胁制赵军楔入赵军先头部队与主力之间伺机割裂。赵括完全没有意识到在他前面有一个巨大的口袋型的秦军预设阵地。此时白起派出另一支奇兵突然出现在赵军背后利用地形将整个袋形埋伏圈堵住整支赵军陷入包围。赵括命令数十万赵军从各个方向冲击秦军壁垒却始终不得突围。白起令两翼奇兵迅速出击将赵军截为三段。赵军首尾分离粮道被断。秦军又派轻骑兵不断骚扰赵军。赵军的战势危急只得构筑垒壁坚守以待救兵。秦昭襄王听说赵国的粮道被切断亲自到河内郡督战征调十五岁以上男子全部应战加封应征者爵位一级以倾全国之力与赵作战。
九月赵兵已断粮四十六天饥饿不堪军心动摇甚至自相杀食。赵括走投无路重新集结部队分兵四队轮番突围终不能出。赵括亲率精兵出战被秦军射杀。赵军大败四十万赵兵投降。白起与部下计议说:“先前秦已攻陷上党上党的百姓不愿归附秦却归顺了赵国。赵国士兵反复无常不全部杀掉恐怕日后会成为灾乱。”于是使诈将赵降卒四十万全部坑杀只留下二百四十名年纪小的士兵回赵国报信。
长平之战秦军先后斩杀和俘获赵军共四十五万人创造了中国先秦战史上最大的一次歼灭战战例。战后赵国上下为之震惊从此元气大伤一蹶不振。
6、将相失和
长平之战胜利后白起一面平定了上党全境巩固秦军对上党的控制;一面请秦昭襄王增调军队和粮草准备乘胜一举灭亡赵国。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前259年)十月白起分兵三路:一路由王龁率领攻占赵都邯郸(今河北邯郸)以西的要地武安、皮牢(今河北武安);一路由司马梗攻占赵太原郡(治今山西太原西南);白起自统主力驻留上党准备进攻邯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韩国和赵国惊恐万分派苏代用重金贿赂秦相应侯范雎说:“白起擒杀赵括围攻邯郸赵国一亡秦就可以称帝白起也将封为三公他为秦攻拔七十多城南定鄢、郢、汉中北擒赵括之军即使周公、召公、吕望的功勋也不能超过他。如果赵国灭亡秦王称王那白起必为三公您能在白起之下吗?即使您不愿处在他的下位那也办不到。秦曾经攻韩、围邢丘困上党上党百姓皆奔赵国天下人不乐为秦民已很久。今灭掉赵国秦的疆土北到燕国东到齐国南到韩魏但秦所得的百姓却没多少。还不如让韩、赵割地求和不让白起再得灭赵之功。”于是范雎以秦兵疲惫急待休养为由请求允许韩、赵割地求和。秦昭襄王应允。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前259年)正月秦与赵、韩停战言和各自撤兵。白起闻知此事从此与范雎结下仇怨。
7、赐死杜邮
白起,这位曾以铁血手段震撼六国的战神,在人生的最后时刻,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与悲哀。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白起的故事以一种凄凉的方式落下了帷幕。
自长平之战后,白起与应侯范雎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范雎因嫉妒白起的大功,屡次在秦昭襄王面前进谗言,使得白起逐渐失去了秦王的信任。当秦昭襄王决定再次攻打赵国都城邯郸时,白起以其敏锐的军事直觉,判断此时并非攻赵的最佳时机,力劝秦王放弃此念。然而,秦王却未听从他的建议,坚持发兵。
王陵率兵攻打邯郸,却久攻不下,损失惨重。秦王心急如焚,欲派白起为帅,以期扭转战局。但白起深知此时出兵无异于自投罗网,坚决拒绝了秦王的任命。秦王的怒火被彻底点燃,他无法理解这位昔日战无不胜的将军为何会如此怯懦。同时,范雎也趁机落井下石,进一步挑拨秦王与白起的关系。
在秦王的盛怒之下,白起被贬为士卒,并被放逐至阴密。然而,秦军的战败消息却如潮水般涌来,使得秦王更加迁怒于白起。他命白起即刻动身前往流放地,不得有丝毫耽搁。白起病体沉重,却不得不踏上这条通往死亡的旅程。
当白起行至杜邮(今陕西省咸阳市任家咀村)时,秦王的使者带着一把冰冷的利剑来到了他的面前。使者宣读了秦王的旨意:“白起迟迟不肯奉命,其意怏怏不服,有余言。赐剑自刎。”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死亡判决,白起仰天长叹:“我对上天有什么罪过,竟落得如此下场?”但随即,他又仿佛明白了什么,低声自语道:“我本来就该死。长平之战,赵军降卒几十万人,我用欺骗的手段把他们全部活埋了,这就足够死罪了!”说罢,他毅然引剑自刎,结束了自己辉煌而又悲壮的一生。
白起的死,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秦国乃至整个战国时期的重大损失。他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本应为秦国的统一大业继续发光发热。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最终却以这样一种凄凉的方式离开了这个世界。他的故事,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也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和叹息。
三、主要影响
1、军事思想
白起,这位战国时期的杰出军事家,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独特的战略眼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担任秦军主将三十余年,攻城七十余座,在作战中料敌如神,出奇制胜,威震六国,为秦国的统一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的军事思想,不仅代表了战国时期战争发展的最高水平,也为后世兵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不以攻城夺地为唯一目标
白起的军事思想中,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不以攻城夺地为唯一目标,而是以歼敌有生力量作为主要目的。他善于野战进攻,战必求歼,这种歼灭战的思想在他指挥的多次战役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例如,在伊阙之战中,白起以不到韩魏联军一半的兵力,全歼韩魏联军二十四万人,创造了中国先秦战争史上的一次奇迹。这种歼灭战的思想,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后世兵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强调追击战
为了达到歼灭战的目的,白起非常强调追击战的重要性。他认为,在敌军败北逃走的情况下,必须发起穷追猛打的追击战,才能彻底消灭敌军的有生力量。这种思想在他的多次战役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例如,在华阳之战中,白起在敌军败逃后,立即发起追击战,最终全歼敌军。这种追击战的思想,不仅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也为后世兵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启示。
重视野战筑垒工事
白起对野战筑垒工事的作用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认为,在野战中构筑壁垒工事可以有效地阻止敌军的进攻和突围。这种思想在他的多次战役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例如,在长平之战中,白起在预期歼敌地区构筑了壁垒工事以阻止赵军的进攻;在赵军主力进攻受挫后改为就地筑垒防守时他又在赵军营垒周围构筑了壁垒工事以防止赵军突围。这种重视野战筑垒工事的思想不仅提高了秦军的防御能力也为后世兵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使用远程奔袭战术
白起在作战指导中还善于使用远程奔袭战术。他认为通过远程奔袭可以迅速到达战场出奇制胜。这种思想在他的多次战役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例如在华阳之战中他由咸阳出发以平均每日百里的急行军速度八日到达华阳最终取得了胜利。这种远程奔袭战术不仅提高了秦军的机动性也为后世兵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