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谢修齐来访

他们甚至将正值青春年华的小九带到山东那偏僻之地去。

如今好不容易盼得老二媳妇带着小九回京,却也不见她为女儿张罗婚事。

倘若当初小九过继到大房,凭着她的品貌才情,只怕此时沈家的门槛都要被那些前来提亲说媒之人给踏平了。

沈怀忠不由地皱起眉头,脸上浮现出一丝不悦之色,责备地说道:“你不过才与此子见过一面而已,便如此匆忙地想要将他说与小九,万一让小九知晓此事,怕是要怪罪于你,从此不再认你这个大伯!”

沈清海指着刚才谢修齐写下的文章,“您瞧瞧修齐所撰写的文章,其文笔犹如锋利之剑,能够直击要害;观点更是独树一帜,别具一格;逻辑严密清晰,毫无破绽可言;行文风格不落俗套,让人眼前一亮啊!他在作答之时,文思如涌泉般汩汩流淌,毫不费力地就成就了一篇令人拍案叫绝的宏篇巨作呢。而且呀,他知识储备堪称渊博,无论是诗词歌赋,亦或是历史典故,皆能信手拈来,并运用得恰到好处,可谓妙笔生花呀!如此才华横溢之士,想来行事风格定如他的文章一般。而且人们常言字如其人,您瞧修齐的字迹,骨骼清秀,笔画遒劲有力,想必其人定然也是一个品行端正、仪态端庄之人呐。”

“你没听见他自己都说家中长辈认为他行事过于跳脱,甚至已经到了影响科举的地步,真不知道究竟得有多过分才能如此这般。”沈怀忠皱起眉头,一脸严肃地表示反对。

“哎呀,爹,这可是泰山谢家的孩子啊,即便再不济又能差到哪里去?”沈清海急忙辩解道。

“为父自然知晓你惜才,但咱家小九的夫婿须得是方方面面都好,而不是所谓的不差。”沈怀忠依旧板着面孔,语气冰冷地回应道。

此时,沈清海方才意识到自己似乎确实有些操之过急了,于是赶忙点头应承道:“是是是,爹爹说得极是,一切还需从长计议,再仔细观察一番。”

……

凝风斋里,沈初凝正在看着一本医书,就听翠微通报说书房的丫鬟带了谢修齐来。

沈初凝立即把书放在一旁,站起身来吩咐道:“去把茶水摆在院中的凉亭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