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二十四日平安夜当天下午二点半,和袁洁聊了一会后,陈鸿把手机开飞行模式,坐上了飞往成都的飞机。
整个旅途只有一个半小时,陈鸿也没有休息,而是继续写着自己八天前刚开的中篇小说《铁瓢》,也许因为灵感就来源于自己家,加上陈鸿在脑海里的恐怖码字速度,所以回家的陈鸿已经基本上完成了这一本书。
“也许以后我也会把这张铁瓢传给我的儿子,然后我的儿子继续传给他的儿子;也许它会在某一天被替代然后被淘汰,被某一个收废品的人买入又卖出,之后被重新熔炼,变成我不认识的模样。
无论是何种结局,铁瓢好像只能看着只能接受着,就好像我的爷爷、我的爸爸、我一样,在时代的变化下,我们爷孙三辈都是那么的无可奈何,我们好像一辈子也逃不出宿命的嘲弄。”
写完最后一个字,陈鸿突然想抽一支烟,然而飞机上却是不可能,于是只能找空姐要了一威士忌,毕竟烟酒不分家,当你学会喝酒抽烟又经历一些事情后,烟酒有时就会成为一个情绪的宣泄口。
等待的功夫陈鸿又灵感爆棚,很多短篇的小说信手拈来,陈鸿都在脑海里一一的写下,不期待他们能有多好给自己带来什么,而是先写出来再说,其他都是其他。
也许每个人都不缺灵感,难的是在灵感来时能及时完整的写出来,难的是行动和坚持的写,所以陈鸿现在慢慢的体会到了脑海码字的优点,也很庆幸获得了这样的能力。
《汽车》——和祥子一样,陈明白现在的理想就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
他受够了在村口等车的日子,他受够了和父母蹭车的日子,他也受够了只能用电动单车带女朋友的日子。
于是陈明白在辍学出门打工三年后,拿出来了自己的所有积蓄,瞒着家人,瞒着女友,在一个平常的下午,全款买了一辆崭新的汽车。
当陈明白满怀激动又不熟练的开着车去接女朋友时,女朋友却一点也不开心。陈鸿的那一句“以后我们再也不用在骑电瓶车了。”还没说出口。
女朋友就一脸担心的说道:“可是我们现在对车基本没有需求啊! 你把所有的钱都拿来买车了,我们怎么生活呢,车只是工具啊!”
碰了一鼻子灰的陈明白又满怀期待的开着车往老家赶去,然而陈明白的父母也不高兴。
“你买这辆车很难吧,当初为什么就是不肯去上学呢,这么着急挣钱干嘛!”
接连受挫的陈明白开着新买的车,把车窗打开音乐放到最大声离开了家,陈明白不明白怎么每个人都不明白自己呢!
————
《父子与兄弟》——陈功失败了,陈功一直以为自己会成功。
高中毕业陈功为了离家远一点,所以填志愿完全没有和家里商量自己一股脑都填了外省的学校,四年时间转眼而过,陈功依旧没有听取父母的一点建议,果断选择留在大城市中打拼。
又是四年的时间,陈功欠了一屁股债,揣着借的一千元回了老家过年。
陈功并不想回来,但是陈功的哥哥在知道陈功的近况和颓废的心态后,只是淡淡的对陈鸿说道:“你不来我就让爸妈他们过来找你,你一个人在哪干嘛呢,回家至少爸妈还能给你一口饭吃。”
于是陈功就回来了,穿着上一年的旧衣服,拖着多年前的旧行李箱。
……
这一天陈功起来后自己的父母又吵起来了,原因是陈功堂弟的满月酒来了,陈功的父亲固执的朝陈功的母亲吼道:“我们家又还没分家,就送一分钱就够了,再说陈功有钱吗? 他拿什么钱送呢?”
陈功的母亲则是条理清晰的反驳着:“他俩都是兄长,也已经毕业很久了,和分家不分家有什么关系呢,不管多少都要意思意思啊!”
“我和你说不了。”
“我也和你说不了,自己兄弟难道不把关系搞好吗? 以你一个人的名义不就是你一个人的面子吗? 有什么用呢!”
听到父母的争吵,陈功完全不敢说话,整个人说不上来什么感觉。
终于陈功的哥哥起床了,他什么都没有说,只是递给了陈功一个红包。
最后还是送了三份钱,陈功的父亲并没有去吃满月酒。
陈功失败了,陈功觉得自己不会成功了。
————
刚写完两个故事,陈鸿却不得不停下来,因为空姐不小心把酒撒到了陈鸿的衣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