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墙夼水库上游流域五莲县境内的马耳山

家乡美01 山东人秦 2150 字 2个月前

马耳山,鲁东南第一高山,史上着名的宋代文学大家苏轼曾多次赋诗赞美其雄奇巍丽。就在这座名山之前、五莲山以东、以南的叩官、潮河、户部一带,于清代乾隆年间后,出了一大户人家,其影响之大,几乎家喻户晓。直到上世纪中后期,仍有剧目唱词提到“马耳山前我为王”,我在《五莲山上一山庄,科举世家名远扬》一文(以下称前文,载入9月29日《五莲乐乡游》公众号)中曾提过,这就是由诸城相州落户五莲叩官的王氏家族。但因受篇幅和资料所限,没有详细展开,读者有待继续了解其盛况。为此,抽节日闲暇,拜访了我初中的校友、留守叩官的王氏十六世绍荣先生,查阅了他珍藏的《琅琊叩村王氏家谱》。该谱是1988年夏由早年迁徙台湾的学者、叩官王氏十五世熙昶,在先父遗存的纪事册基础上编修的,约16万字,蕴含着大量鲜为人知的史料,现选其要点,与读者共享。

家族的缘起

该家族属着名的琅琊王氏,谱中的一世祖庠,明前期由诸城西乡小店村定居于诸城北相州镇,故称相州王氏。二世隆、三世仁,四世绩,至五世允升,官至明代监察御史,享有“王半朝”之誉。其墓旁、路边曾立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字样的碑坊。七世钺、八世沛恂、九世椿、十世元麅,均为清廷命官,详见前文,不再赘述。

王氏虽历代为官,但其八世祖沛恂弃官隐居九仙山数十年,享世外桃源生活,着《匡山集》传世的逸民家风,却永传后世,到其曾孙、十一世增杰,便“淡泊名利,酷爱山水,南游县内之五莲、九仙山时,喜其景色优丽,遂兴宋苏子所云‘隐君子’之志意,于九仙山麓,鸠工建别墅,并薄置田产,拟久居焉”(志载其族祖王柯亦曾在此建过别墅,是否为同一处,待考)。别墅建成后,“以周围都为山麓,即命名’为团麓子’。入住之后,流连忘返。不久病逝于相州。曾续修道光十八年相州王氏族谱,为相州王氏德高望重之辈。

增杰之侧室乐太君,“性坚毅,才智高,治家有道”,“居团麓子别墅约二年,以其规模狭小,四周环山,不逸居家,乃迁居三子筹建之从碧园中,是园位于五莲山前寇(叩)官庄之西侧”。

乐太君三子,即十一世增杰与乐太君所生的三个儿子,又称为三祖,为叩官王氏十二世的三位先祖。长子名钟献,次子名以铃,三子名以键。今叩官王氏后裔所分三支,就是这三祖后裔。

从碧园的兴衰

乐太君三个儿子随母南迁后,“同秉遗传之德性,共受严亲之熏陶,南抵团麓子,目睹山水之胜,亦坚偕隐之志”,遂于叩官庄建从碧园,奉母迁居。用“绍德”为堂号,含继承祖德之意。三子分居后,次子以铃于绍德堂西侧建“闻德堂”,含德高名望之意。三子以键于从碧园东门外以“宜谦”为号建堂,因其长兄钟献以三弟才高气傲而得名。

绍德、闻德二堂并立于从碧园中,东西大道之北,其中绍德堂悬有“甥刘墉书”的堂匾。这是因为乐太君的长女适配为东阔大学士刘统勋,生子刘墉,刘墉题字属向舅家献礼:“刘文清公(刘墉),虽知舅家,足能德服四邻,使宵小却步,独恐万一之失”。刘墉不但亲书绍德匾以赠,还代请朝廷御赐牌坊,以彰外祖母乐太君气节。此坊匾悬门楣,跨大道,路人皆仰。刘墉名震朝野,叩官王氏与其从碧园业因此名声大振,在周边特别是马耳山前,几乎无人不晓!

刘、王二家亲上加亲。刘墉的妹妹嫁于其二舅家的表兄(或)弟。刘墉还作媒将济南茅家巷茅国老孙女嫁于三舅家表弟濬庸,迎亲于新起的“宜恕堂”,乡人称为“前宅”。“刘家四代,皆恳劝王家,出仕于当代,石庵对舅家,尤能多方关爱”。叩官王氏有刘家这样密切的近亲,又与诸城、日照一些望族联姻,只要王家有意为官,那是轻而易举的!但王氏仍依恋于山水园田,尊循“为绍祖德,绝意仕进”“以读书为至乐,谨守‘孝弟力田’之家训。”

该家族淡泊名利,还表现在改村名上。该村原为王家的佃户村,并无寇姓,乐太君来后,以“寇”字不雅,遂改名为“叩官庄”,后因三个儿子爱山水不爱做官,即简称为“叩村”。又因“官”字音相近于“古”字,乡人俗称“叩古庄”。这里三面溪水环绕,又靠山近海,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其后裔在该村延续至今。

据谱中考,从碧园为叩官王氏祖居,创建于清乾隆末年,约在公元1795年前后,位于叩官村西侧,北岭下,约数十亩,外形方正,四周有围墙,东西各有一门。东门外为叩官村,为王家佃农集聚地,有东西村路一条,为村民通道,南北村路一条,为县中大道,道两边有店舖多家。初有数十户村民。西门外为栗行,属王氏家族所有。园内路北居中建有绍德堂,由大门至正堂需进三道门。正堂门前有月台,台下为堂阶,两侧为厢房,中间为庭院,对月台有屏门,屏后有通往前院、大门的过道,过前院,出二门,经另院,可出大门。路南遍植花草树木,建有亭台池沼等,四周长有茂密的桑、榆松、竹,从碧园由此而名。绍德堂对面是花园,其东西为书室,藏书万余册,均盖有“从碧园藏书”印记,看出该家族为书香门第。闻德堂分家后,又平园中池沼,在绍德堂对面建衣德堂,后又于花亭北公建东西二祠堂,将书移于闻德堂,将花亭改为享堂。绍德堂三传后,再于家祠北建修德堂,自此,从碧园便成为叩官王氏家祠专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从碧园历经清乾隆年间后多代,直到上世纪30年代日军入侵后,逐步遭到破坏。1937年七七事变后,叩官王氏家族多外迁它地,山东保安二师张步云部(投降日军)进驻叩官,将闻德堂设为师部,绍德堂为家眷住所,将祠堂主楼和祠内珍贵物品焚烧,将树木花草剔除,在东西两边各建炮台一座,变为家祠的从碧园成为他们训练干部的场所!此后又经土改复查,在“左”的错误路线指导下,乱打乱杀,“扫地出门”,多数族人迁徙台湾,也有部分迁外村,留居本村族人已寥寥无几。正如谱中所记:“不止散布邑之四境,且多侨居国外者,即以来台定居者言,除叩(官)村三支后人之一部外,其他乡村,及始终居于相州之族家,来台者,也不少”。原来富丽堂皇的从碧园,至今也只剩五间祠堂和一株玉兰树!祠堂前几年快要倒塌,近来已经县文化部门拨款修复。

王八北林和僧王庙

叩官王氏家族崇尚儒家文化,力求忠孝节义,以‘孝’为先。突出表现在建林与修庙上,即曾建有一座规模较大的林地——北林和闻名遐迩的僧王庙。

北林,位于叩官村北岭东坡下,是叩官王氏祖茔地,由相州南迁叩官村的十一世祖妣乐太君及十二世之三祖考妣之墓,位居于中,三支后人之墓,围绕四周。林中大墓,都有供案、墓碑等,让后人不忘祖德。有溪水自东北来,环林而流向村东。林中植有柞树。四周为庄稼,环境优美。据说因该林地风水好,连过去常年看林户也沾了光,其后代多有出息。后该林同其它所有林茔一样被平,但后人照常前往祭祖,在外后人对回乡祭祖更加器重。

僧王庙,位于叩官村北,村人俗称北庙,为叩官王氏所修建。此庙共3间,供奉的是清朝晚期名将僧格林沁(今属内蒙古人,蒙古族),道光五年(1825年)袭科尔沁郡王爵,历任御前大臣、都统等职。该将平素爱护百姓、善待士卒,深得军民爱戴。清咸丰九年(1859年),督办大沽口和京东防务,痛击英法联军,重伤英军海军司令员何伯(贺布)。成为鸦片战争以来清军抗击外来侵略中打的第一次胜仗。同治四年,在鲁南追击战中遭到不幸。清政府以亲王规格为僧格林沁举行了葬礼,叩官王氏族人也因其仁人爱物,忠于职守,建庙塑像以悼念。这在全国少见,看出该家族对弘扬传统文化的器重和对民族英雄人物的崇敬!王五其人

在马耳山前的叩官、潮河、户部一带,提起叩官王氏家族,人们谈论最多的有两人,一是王八,二是王五,但不知其名字,也不知其关系,连我撰写的上文也将其父子俩误为兄弟俩,在此,加以纠正并作以下简要介绍:

王八,名濬(音xun),字繁九,为叩官王氏十二世以键幼子,叔兄弟排行为八,王五的父亲。王八与兄弟分家后,其居宅建于宜谦堂北,三进入堂,另有东院,与宜谦堂并列大门,乡人称为“东宅”。据传,王八是当时马耳山前“三条龙”之首,财大气粗,体健气壮,“豁达而不修边幅,及壮,即任侠好义,能急人之急,未届六十,‘八太爷’即誉满遐迩,家业已耗之大半”。至今仍有传说:当年只要有人有求于他,他都慷慨解囊或设法相助。有一佃户因生活所迫,偷杀了人家一棵树,怕吃官司,跪求于他。他不但不拒之门外,严加教训,还好面子接待,帮助想出一法:将树干顺茬截去一截,就证明没有作案。此法果然有效,该户感激不已。

王五,名乃栋,字云浦,王八的第五个儿子,叔兄弟排行九,为最小。人们习惯按胞兄弟称。《琅琊叩村王氏家谱》编修熙昶的父亲。生于1897年5月。自幼勤奋攻读诗文、经史,书法小有名气,入学后,文才显露,“理明词达,且多创建卓识”。15岁后,来往于诸城县城与济南省城之间,很少回故里。毕业于济南高等学堂后,即加入中国国民党,献身革命。

王五始任诸城县教育局局长,曾不辞劳苦,数次赴今青岛市西海岸区琅琊台,寻获已失踪千年的琅琊台碑。此后,为配合革命军北伐,携家眷至省城济南,服务于省政府,进行革命工作。军阀张宗昌部搜捕革命党人,云浦曾租住四合院,掩护同志。一次因孩子玩火,误将宣传品携出,差点被暴露。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该出租房被炸毁,幸早已转移亲戚家,得免大难。

北伐胜利后,云浦出任山东省高唐县县长。在任期间通过由本县到临县,多方了解取证,在摸清事情来龙去脉的基础上,解决了一桩自明清至民国数百年一直没有解决的、百姓年年向政府双倍缴粮的悬案,彻底解除了全县民众的重大额外负担,人们欢呼雀跃!不久,云浦决定调任藤县县长,民众听说后派出代表多方挽留,有人甚至设障阻拦,均无效。上任藤县后,又联合国民党军,解决了受张宗昌部诱惑的道会组织“无极道”乱政扰民问题,人心大快!

此后,因国民党内部斗争激烈,云浦族侄、改组派骨干王乐平被暗杀,云浦一度愧悔于“不求仕进”的祖训,绝意辞职,回乡读书自娱。离家一段时间后,又因家用所需,出任安徽省糖捐税局局长,继应邀青岛国立山东大学主办总务。七七事变后,山东省议会成立,云浦又应邀任主任秘书代行秘书长之职,这就是上文中所说任韩复渠的秘书。期间,随抗战形势变化,或辗转流离,或协调地方保安部队关系,特别在协调于(学忠)张(步云)之间的关系中,奔波流离,做了大量工作,消除了隐患。抗战胜利后,回重庆处理山大复校、收回校产等事务。返回后形势逆转,省政府转移,从此失去联系,直到1949年5月率家眷由青岛乘船去台湾。下船后,全家14口人,曾露宿基隆街头,靠购木板路边搭房,卖馒头维生。继而因病居家卧床十年,1976年8月8日逝世,享年7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