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默静静地站在小土坡上,俯视着眼前忙碌的营地。帐篷被一顶接一顶地拆卸,人们动作麻利,沉重的帐篷桩被拔出时发出闷响,妇女们将被褥卷成紧实的圆筒,用油布包裹,以防路途中被雨水打湿。几个壮年男子正将大小不一的背囊分类,按照每个人的体力分配负重。
孩子们被安排在队伍的中段,他们小小的身影排成一列,每个人都背着自己的小包袱。年长些的孩子主动照顾着年幼的,牵着他们的手,轻声安慰着那些还在打瞌睡的小不点。
最让李默揪心的是老人和伤员。村里的年轻人用砍伐来的树枝和帐篷布条临时搭制了十几副担架。几位上了年纪的老人被搀扶着坐上担架,而那些负伤的年轻人则显得焦躁不安,似乎为自己成为队伍的拖累而懊恼。
"这种适应能力真是惊人,"李默感叹道。
萨拉姆微笑着说:"这就是人类最宝贵的品质之一。面对环境的变化,他们总能找到生存之道。"
随着部落的迁移,李默和萨拉姆也跟随着他们,穿过广阔的草原,翻越低矮的丘陵。在途中,李默看到人们如何利用自然资源:采集野果和药草,捕捉小动物,利用河流和湖泊补充水源。
"你看,"萨拉姆指着远处说,"那是另一个部落。"
李默顺着他的手指望去,远处的山坡上,一串零散的人影正踏着枯黄的野草缓缓走来。晨雾中,他们的轮廓逐渐清晰:粗布衣衫,手持木矛,腰间挂着兽皮水囊。空气仿佛凝固了,只听得见细碎的脚步声和皮革摩擦的沙沙声。
两个部落的人马相遇时,紧张感像闷雷般在空气中积聚。男人们不由自主地收紧了握住武器的手,女人们把孩子拉到身后。李默注意到身旁族人的呼吸声都变得粗重起来,连树上的鸟儿似乎都察觉到了异样,停止了鸣叫。
双方的首领从人群中走出。一方的族长是个身材魁梧的中年人,他微微扬起下巴,右手按在腰间的骨刀上,每一步都走得稳健而从容。另一方的首领较为年轻,留着浓密的络腮胡,深陷的眼窝中射出警惕的目光。两人像两头在划分领地的狼王,谁都不愿意先低下高傲的头颅,就这样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对方,仿佛要看透对方的每一个细微表情。
"他们会打起来吗?"李默紧张地问道。
然而,出乎他的意料,两个首领突然露出了友好的笑容,热情地拥抱在一起。很快,两个部落的人开始互相交流,交换物品。
"这是一种智慧,"萨拉姆解释道,"在资源稀缺的环境中,合作往往比敌对更有利于生存。这些部落可能会定期相遇,交换物资和信息,甚至通过通婚来加强联系。"
李默看到两个部落的年轻人正在好奇地打量对方,有些人甚至害羞地交换了眼神。他突然意识到,这可能是人类社会网络重新形成的开始。
"从这些小规模的互动开始,"萨拉姆说,"人类社会将逐渐变得更加复杂。部落联盟会形成,文化交流会增加,最终可能会发展出更大规模的社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