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下的路还很长,桃源村的事谢云香也暂且抛到了脑后,毕竟秦墨他们的办事能力还是很靠谱的。一路虽然有些颠簸,倒也还算顺利,只是这一路走来,越往南人烟越稀少,城镇也少。这里的路还没有铺水泥,很显然,水泥还没有传过来,也有可能就算传过来了,估计价格也卖得非常贵,一般人可能用不起。
谢云香想了想,又给萧景写了一封信,现在谢云香也明白了 ,微服私访其实还是能看出些问题的,普通百姓的疾苦上位之人很难见到,就算见到了,也不会共情。大多数人不怕别人没钱,只怕自己钱不够多,所以真正能做实事的人并不多。
而且,也不是所有上位者都有胸怀天下的胸襟,毕竟大多数人都是为了一个利字罢了。所谓的读书报效国家,也不过是读书人为自己找的一个稍微体面一点的向上爬的说法罢了。
谢云香不反感通过正当手段向上爬的,但是爬上去无所作为的,或者鱼肉百姓的,这种才是最让人心寒的。
谢云香提笔。
见字如面,南下几月,人迹渐少,余观此地民众尚未完全开化。私以为,京官需南巡,体察民情,方能知安民之法。
常驻京中而不知民生之多艰,犹如坐井观天,私以为谢家儿郎当为世家贵族做出表率。
察民情,知民意,安江山,保社稷。
谢云香想了想,把信叠好放进了信封,自家的三个哥哥肯定会来的,至于其他的人来不来,就看他们自己了,南方是块肥肉,只是目前没有开发的状态下,在他们眼里就是鸟不拉屎的地方,现在来正是时候,以后再要想来分一杯羹,那就难了。
“小姐,我们要在这里等秦公子他们吗?”采青有些不明所以,这个地方一点都不富裕,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家小姐反而看起来对这里信心满满。
“我们要等的,可不仅仅是小墨墨,还有大哥他们。”谢云香笑笑。
“三位公子他们也要来吗?可是他们不是有官职在身的吗?”采青更加疑惑了。
“谁说他们过来就不能继续当官了?他们是过来任职的,而且,这样也免得谢家以后遭人惦记。”谢云香悠悠地开口道。她之所以推荐自己的三个哥哥过来也是有自己的考虑的。
谢家贵为曾经的皇亲国戚,一门双武将双文臣,这在所有人眼里都太显眼了,不少人都想扳倒谢家,而谢云香如今这个建议,可谓是一箭双雕。一来让人觉得陛下这是厌弃谢家了,明升暗降把谢家三兄弟贬到了这穷乡僻壤,降低谢家的目标。二来将来这里起来了,那么谢家就会是第一受益人。
“可是老爷夫人那边会同意吗?”采青还是有些担心。毕竟从繁华的都城到这荒凉的村镇,不管是多大的官,肯定都有些束手无策。而且,娇养在京城里的三位公子,能受得了这里这样的环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