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底,历经一年多的埋头苦干,灵渠以及漓水和湘水上游的疏浚工程终于竣工,二十米的大船可以从番禺直达巴陵,和中原地区的水网也就此连接了起来。
为了这一天,司马遹前后投入的士兵就达到了四万人,参与的百姓则在五万人以上。
当然,之所以如此顺利,除了充足的人力,还与前一年的大旱有关,一直到第二年的初春,需要疏浚的河道基本处于枯竭的状态,待到工程完毕,汛期也随之带来。
七月初,司马遹决定亲自体验下新疏浚的灵渠,便带着王载、郭殷以及司马臧等人一起乘坐一条二十米的大船北上,随行的只有王载麾下的两百骑兵,另外乘坐五艘大船。
这一年,司马臧已经年满十三岁,颇有些贵公子的气质,个头也已到了司马遹的鼻尖。
从始安北上进入灵渠后,渠水实际上处于静止状态,需要通过人力来驱动。但船一旦行驶起来,保持它的速度并不难,比陆上步行稍快一些,却要省力多了。
待到进入湘水,船就处于顺水状态,即使不用人力划桨,也能缓慢前进,划桨的话就可以媲美正常骑马行军的速度,由于是日夜不停,一天能走的路程远超骑兵。
七月中旬,历经十余天的水上行程,司马遹一行抵达临湘。从始安到临湘虽超过一千里,但在顺流情况下根本用不了十天,司马遹是有意考察土地改革的情况才耽搁了几天。
沿途中,司马遹接连在码头召见了吕朗、杜弢和石超三位太守,了解土地改革的进展。
据吕朗等人所言,眼下湘州已基本没有人敢于公然反对土地改革,普通百姓则持热烈欢迎的态度。至于军屯,粗略估算,完全可以满足军队和官府所需,甚至还有大量富余。
对此,司马遹非常满意,这就是他想要的结果,不仅要让百姓吃得饱穿得暖,还能让军队自给自足,由此也可见湘州的土地潜力,再养活一倍人口都毫无压力。
抵达临湘时,司马乂和荀奕亲自出城迎接,对于灵渠的开通表示热烈祝贺。
进入城中落座后,司马乂忽然指着身边的一位三十来岁的文士对司马遹道:“殿下,臣有一位奇人想介绍给殿下,殿下一定会非常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