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二衙内闯了祸以后他不敢告诉父亲苏知州,而是去母亲大人那求助。
这苏知州的夫人王氏也是个糊涂的,她竟然把闯了祸的儿子给藏了起来,多咱等苏知州知道自家儿子闯祸的时候,被害人西门小郎的父亲西门大官人已经闹了起来。
西门大官人利用苏知州出门的机会在半道儿拦下了知州福的马车,当街跪在那,一身素服,头顶着状纸在那里大声喊冤。
这西门大官人在当地是很有威望的,人称西门大善人,每逢灾荒年西门家都会在自家商号门前支棱起粥棚对灾民施粥,每年冬天西门家都会捐一些吃穿用度给秋田院里的孤儿,以及流浪乞讨的老弱病残。
西门大官人一边给百姓们布施,一边暗地里跟官府勾倒卖私盐跟酒曲,密州换了多少茬儿知州,通判了,西门家的实力仍旧没法动摇。
西门大官人跟苏家也算有了点儿交情,可苏二衙内打死了自己的儿子,西门大官人怎可能就这么忍气吞声,直接翻篇儿呢?
同时西门大官人跟他背后的人也想利用西门小郎的死把苏知州给挤走。
老百姓往往是最好拿捏跟愚弄的群体了,你看西门大官人利用一点儿小恩小惠就在给自己赢得了大善人的好名声,他如今就可以利用老百姓对他的支持好好的闹一闹。
民不跟官斗是不假,可一群民一起的话斗一斗又有何不妥呢?
老百姓们想到就连西门大善人家的小郎都被官家衙内活活打死了,正所谓兔死狐悲啊,比自己厉害的尚且不能保护自己的儿子,更何况他们这些无权无势的小老百姓呢?
他们不光是在替所谓西门大善人讨公道,何尝不是在替人微言轻的自己呐喊呢?
关键时刻百姓们的群情激愤还是很具有震慑力的,况且这些百姓里还混杂了旁的势力,苏知州不得不让王氏把苏二衙内给交出来。
苏知州就这么一个嫡子,加上庶出的他也才三个儿子,可以说是子嗣单薄了,他当然不想自己的儿子给西门小郎偿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