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浪淘沙》、《前哨》、《刀光虎影》及《解放济南》等影片中不难发现芙蓉街的身影。
芙蓉街,为了方便车辆的通行,压实的柏油路取代了年迈的石板路,老街外面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和几乎呈爆炸增长的人口扼杀了老街的泉脉,现在只能从发黄的照片上一睹当年泉水的风采。往来熙攘的人流车辆的喧嚣掩埋了老街的宁静和闲适,街道两边来自大江南北各色小吃煎炸浓烈的气味取代了当年文庙传出的袅袅香烟。
芙蓉街象一个没落了的贵族,虽然破旧的华服依旧在身但还得为了晚饭而四处奔波。老街变了,变得让身居老街多年的老人不认识了,变得让慕名而来写生的学生们不明白了。
漫步在芙蓉街上,虽然这里早已没有了过去的青石板路,再也听不到青石板下淙淙的水声,但经年累月世事沧桑的历史沉淀会使你一不小心就踩出一个故事来。
泉城路步行街中段路北即是芙蓉街南口。顺芙蓉街北行依次可见济南府学文庙,基督教教会,曲水亭,大明湖正门。
济南精品旅游线路设计成了趵突泉、泉城广场、泉城路步行街、芙蓉小吃街、北行至大明湖。乘坐公交车:可乘坐公交3、101、K50、K54、K101路至芙蓉街站下车,就可以到达芙蓉街。
芙蓉街的沧桑历史,展示着它的忧伤和曾经的辉煌。
明代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编纂[zuǎn]的《历城。建置》记载:"历下城建自汉,西晋永嘉年间移平陵城于此,而城始大……"
1862年章丘县孟洛川在芙蓉街南首开设瑞蚨布店,后来迁至院西大街(今泉城路)改名为瑞蚨祥。
1912年6月13日,济南巡防第六营辫子兵兵变,自老东门入城,经芙蓉街到西门大街,沿途抢劫店铺、纵火焚烧房屋。
1923年着名教育家鞠思敏等在芙蓉街创办教育图书社。
1948年9月济南解放,芙蓉街获得新生回到人民手中。
1956年1月,国家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芙蓉街上的近30家私营业户改为公私合营或者合作组。
1967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市场关闭。芙蓉街上的个体业户全部被取缔,原有公私合营商店转为市属集体企业。
1981年3月居民牛永兴在芙蓉街上开办第一个个体商店"济南历下永兴商店"。
1997年7月,在家住69号院的张含骧老人的倡议下,全院居民自发清理、重修了芙蓉泉泉池。张老被誉为民间护泉第一人。98年7月张老因护泉有功,受到时任济南市长谢玉堂的亲切接见。
1999年芙蓉街共有居民505户、1294人,共有个体工商业户65户,年上缴国家税金50余万元。
2011年,济南市政协会议后,在广泛吸取民意的情况下泉城路街道办事处将芙蓉街重新定位为“文化旅游特色一条街”。芙蓉街的环境和秩序有了极大改善,然而老济南味道却在改造过程中偏离航向与我们渐行渐远,越来越多的新式快餐店和现代小饰品店驻扎进芙蓉街。
2014年,清明节期间试行“游客微循环”。游客微循环,大致意思就是游客只能从一个口进,从另一个口出,单向通行,形成一个小的循环,让游客们流动起来。
现在,芙蓉街几乎成了年轻人的网红打卡地,可以说在济南生活的人,很少没有不去过芙蓉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