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项目的危机解决后,一个新的机遇摆在了我们面前。国际农业组织提议我们参与"全球农业数字化"计划,要求在三个月内完成五个不同文化背景地区的系统适配。
"这次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我对团队说,"必须提前做好充分调研。"
何俊已经开始着手系统改造:"我准备设计一个更灵活的框架,能够快速适应不同地区的需求。"
季雪也有了新想法:"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农耕文化数据库',收集整理各地的传统智慧。"
就在这时,王强带来了一个令人意外的消息:"有几个跨国农业公司对我们的技术很感兴趣,想谈收购。"
这个消息在团队中引起了轩然大波。有人认为这是扩张的好机会,有人担心会失去独立性。
"不急着做决定,"我说,"先看看他们的真实意图。"
很快,第一家公司的代表来访。他们开出了诱人的条件:高额收购金额,保证技术团队的独立性,并承诺大力推广。
"听起来不错,"马东说,"有了他们的资源,我们确实能走得更远。"
但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劲。经过仔细研究,发现这家公司在非洲和南美有大量转基因作物项目,与我们保护传统农业的理念完全相左。
"他们想要的是我们的技术和数据,"我对团队说,"一旦被收购,我们的初衷可能就会变质。"
正在犹豫之际,张院士来访带来了新的视角:"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这些公司突然对你们感兴趣?"
经过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我们的系统积累的不仅是技术和数据,更是一个连接全球小农户的网络。这在当今的农业市场格局中,具有特殊的战略价值。
"所以他们是想通过收购我们,来控制小农户市场?"季雪恍然大悟。
"没错,"张院士说,"现代农业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了。"
这个发现让我们重新思考发展战略。与其被大公司收购,不如走一条独特的道路:继续深化"技术助农"的理念,构建一个全球性的农业互助网络。
"我明白了,"何俊突然说,"我们不是要建立一个统一的系统,而是要搭建一个开放的平台,让各地的农业智慧能够互联互通。"
这个想法立即得到了团队的认同。我们开始重新规划系统架构,将原本封闭的模式改造成开放式平台。
"每个地区都可以基于这个平台,开发符合自己特点的应用,"何俊解释道,"就像搭积木一样,既保持独特性,又能互相借鉴。"
季雪也兴奋地说:"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全球农耕文化交流平台,让不同地区的农民分享经验。"
就这样,一个新的发展蓝图逐渐清晰。我们不再局限于技术输出,而是致力于构建一个全球农业智慧共享网络。
"这才是真正的跨越,"张院士欣慰地说,"不是简单的技术扩张,而是文明的互鉴。"
这个决定很快得到了国际农业组织的支持。他们认为这种模式更有利于全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夜深了,我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远方的星空。不同文明的农耕智慧,就像天上的星星,各自闪耀却又相互辉映。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为这些智慧搭建一座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