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联军内乱

苏烈立刻向曹操建议:“主公,如今孙刘联军内乱,此乃天赐良机。我们可适时地在荆州采取一些军事行动,给联军增加压力,进一步激化他们的矛盾。若能让他们自相残杀,我们便可坐收渔翁之利。”曹操听了苏烈的建议,眼中闪过一丝光芒,他深知这是一个打破僵局的好机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曹操和苏烈开始商议具体的行动方案。他们决定先派出小股部队,对荆州边境的一些联军据点进行骚扰。这些小股部队行动迅速、灵活多变,他们采用游击战术,打了就跑,让联军疲于应付。同时,曹操还下令加强对荆州重要地区的防御,防止联军在内部矛盾激化的情况下,狗急跳墙,对曹军发动大规模进攻。

苏烈则亲自负责情报工作的进一步加强。他派出更多的间谍深入联军内部,收集更详细的情报。这些间谍伪装成各种身份,有的是商人,有的是普通百姓,甚至有的还混入了联军的军队之中。他们通过各种途径获取联军内部的情报,包括将领之间的关系、军队的部署情况以及双方的谈判内容等。

在联军内部,矛盾仍在继续升级。孙权和刘备之间的关系愈发紧张,双方的使者往来频繁,但每次谈判都不欢而散。东吴的一些强硬派将领开始在边境地区集结军队,准备对蜀汉采取行动。而蜀汉一方也察觉到了东吴的动向,开始加强防备。

蜀汉军队中的一些将领对东吴的行为极为愤慨,他们主张主动出击,先发制人。但诸葛亮却深知此时开战对蜀汉不利,他试图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他向刘备建议,派遣使者前往东吴,与孙权重新商讨荆州的利益分配问题,希望能够缓和双方的矛盾。

然而,孙权此时已经对刘备失去了信任,他对蜀汉使者的到来并不热情。在谈判中,孙权提出了苛刻的条件,要求刘备让出在荆州的大部分地盘,并且限制蜀汉军队在荆州的活动。刘备得知这些条件后,勃然大怒,他认为孙权这是在趁火打劫,双方的谈判彻底破裂。

在这种紧张的局势下,曹操和苏烈的骚扰行动开始发挥作用。曹军的小股部队频繁袭击联军的据点,使得联军不得不分兵应对。这进一步加剧了联军内部的矛盾,东吴将领们认为蜀汉军队没有尽到防御的责任,而蜀汉将领则指责东吴故意挑起事端,让曹军有机可乘。

在一次曹军的袭击中,联军的一个重要据点被攻破。这个据点是联军在荆州边境的一个关键防御点,它的失守让联军的防线出现了漏洞。东吴和蜀汉的将领们互相指责,都认为是对方的过错导致了据点的失守。双方的矛盾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

此时,苏烈建议曹操加大对荆州的军事压力。曹操采纳了他的建议,派出一支规模较大的部队,对联军的另一个重要据点发动了佯攻。这支曹军大张旗鼓地向据点进军,做出一副要全力进攻的样子。联军得知消息后,不得不从其他地方调集军队前来防守。这使得联军内部的兵力部署更加混乱,双方的矛盾也更加激化。

在联军内部的混乱中,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他们正在被曹操利用。他们试图重新团结起来,共同应对曹军的威胁。然而,此时联盟内部的裂痕已经太深,双方的猜疑和矛盾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

东吴的一些将领虽然知道曹操的阴谋,但他们认为,即使现在与蜀汉重新联合,也难以保证刘备不会在战后再次背信弃义。而蜀汉一方,也对东吴的诚意表示怀疑,他们担心东吴只是为了应对曹军的压力而暂时妥协,日后仍会对蜀汉不利。

在这种复杂的局势下,孙刘联军陷入了严重的危机。联盟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而曹操和苏烈则在一旁密切注视着局势的发展,准备继续利用联军的内乱,为曹军谋取更大的利益。

苏烈深知,此时的局势如同走在钢丝上,稍有不慎,就可能让联军重新团结起来。他继续加强对情报的分析和利用,试图找到一个能够彻底打破联军平衡的关键点。他知道,只要联军内乱不止,曹军在荆州的战略目标就有更大的实现可能。

在联军内部,一些小规模的冲突已经开始爆发。东吴和蜀汉的军队在一些边境地区发生了交火,虽然这些冲突规模不大,但却让双方的关系更加紧张。百姓们在战乱中流离失所,荆州大地再次被战争的阴霾所笼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