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李梅花讲的故事,苟尔德想——又是钱的事情——“钱荒”永远是农民过不去的坎。
苟尔德在升任暖湾村党支部书记两年来,有两个最大“感觉” ——
第一是他自始至终没有在暖湾村建立起自己的威信,相反还造成了暖湾村以至外界对他的愤怒,他自己也反省过很多次,但每次都失败了——这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矛盾——是自己“糊弄”村民太多,如果不“糊弄”拿什么开支?听起来村党支部书记的工资已经达到高峰了——比以前高了五倍,终究还是中听不中花——主要用在应酬和自己消费中,每年花出去的钱细细算起来能吓晕人;再一个就是借用政府和公安的力量对老百姓的压制太严重——有些事情还造成了冤假错案,不要说别人不能容忍自己,就连自己也不能容忍自己——我他妈的真混账东西,他很多时候想起来都自己在自己脸上狠狠地抽几个巴掌,古人说了——水能浮舟,也能覆舟。
第二是他觉得造成农民贫困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1.能力和思想问题:随着免除“皇粮”和学生学杂费,接着就是大病救助、贫困补助、低保等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很多人在“等、要、靠”;2.房屋建筑和车辆购买竞争问题:有些家庭把钱花在家庭房屋建筑方面,目前没有其他重要花钱的地方,就想着把住房改变一下,房子修好了或者暂时可以不修,就购买摩托车和三轮车,方便出行和用于农业生产方面;3.供的学生太多:很多家庭供着两三个高中或者大学学生,经济负担相当大——这种家庭既不敢建房子也不会购买摩托三轮车,更不会“等、要、靠”,原因是“等不起、要不来、靠不住。”。
作为一个行政村的党支部书记,能够思考这些问题是理所当然的,但是思考了又有什么用?想着想着,苟尔德的电话响了,是武家寺乡初级中学校长打来的——校长说:苟有志在学校里平时逃课不学习,科任老师、班主任都不敢说,碍于面子尽管包庇,这次和学生打架,挨打的学生住进了医院,需要苟尔德以家长的身份送一笔医药费过来……
苟尔德懵了,骑了摩托车——苟尔德赶到学校,事先在学校门口遇见了女儿英英,英英比苟有志小两岁且高一个年级,原因是在小学阶段苟有志就不爱读书三次留级,就被英英超过了,勉强进入初中,还是打架闹事——苟尔德非常头疼,也无可奈何。
苟尔德遇见英英,英英说:“校长叫你,是商量把苟有志开除学校。”。
苟尔德见到了校长,校长见面就诉苦:“苟支书,我们确实没有办法留下苟有志”,紧接着就把苟有志在学校里的表现竹筒子倒大豆——说了个精光,苟尔德掏出纸烟递过去,说:“我也没有办法,开除就开除,你给我留的面子也太多了,犬子难教啊!”。
“你的女儿还可以,这次获得初中二年级中考三等奖呢!”校长不失时机的讲着,是为了提起苟尔德的精神,以女儿获奖的喜悦来冲淡儿子开除学校的伤痛。
一男一女,一正一反,两个孩子在苟尔德心里的分量一样的轻也一样的重——苟尔德想,书是给自己念的,初中学生连这一点还不明白,那还有什么办法,校长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总不能死皮赖脸留在学校去打人——要是闯出更大的麻烦,校长也没办法向上级交代。
苟尔德摩托车后座上捎着苟有志和苟有志的铺盖,把他哄回家。
一个星期以后英英放学回家来,苟有志问英英:“你再见过兰兰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