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法正献计

而娄七劫富济贫时,往往是夜间趁着星月无光,缉捕盗贼的官兵不敢轻易出动时,痛痛快快的洗劫上一场。因此他对法正给出的夜间袭扰的计策十分的感同身受,看向法正的眼神像是看到了一个知己。

刘璋点了点头,他称赞了一声:“未料孝直虽是年少,但腹有良谋,身怀宇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接着刘璋示意法正继续讲下去,毕竟法正只是说了其一,他想知道其二乃至其三怎么讲。

法正缓缓道来:“其二,大军南渡沔水,当可分批次渡河,先遣一支精锐之师,昼夜奔袭,抢占定军山,而后结营立寨,据守于山头之上,等待我军大众前往接应……这样一来,渡河的队伍人就少了,动静也就小了,就算后面大众动身渡河时,被张卫、李休察觉到,但我军先锋已是占据了定军山,张鲁自然无可奈何,任由我军拿捏。”

“善。”刘璋抚掌赞叹了一句。

在刘璋的帐下,一等一的谋士是或缺的,如黄权、彭羕这些人,虽然都是有智谋在怀,但是比起着见成败,有奇画策算的法正,还是稍稍逊上那么一筹。

而刘璋凭借对三国历史的了解,在某些问题可能有直中准心的见解和判断,如现下攻打汉中,他知道去死磕阳平关不是一个理智的选择,最正确的做法是拿下定军山,一刀砍向张鲁的脉门。

但以后天下的局势纷纷扰扰,刘璋自认他是没有这个智谋去搞定面临到的所有难题,正好需要法正这样的人物在身边为他筹画,为他提供最优雅和最完美的上策,而不是让他沦落到使用中策和下策。

听闻到刘璋称赞,这个时候法正的面色好看了很多,眉目间一股青年的英气蓬勃而发。

在想到一个人后,法正斟酌了片刻,拱手向刘璋接着禀告道:“使君,我有一个同郡之人,姓孟名达,字子敬,亦是心慕使君久已……眼下其人正在新阳平关内,只是碍于家小皆在汉中勉县,不得已同使君交锋,他日若是拿下汉中,还望使君宽恕其罪一二。”

孟达,听到这个名字,刘璋有些意外,但也不过于意外,毕竟史书记载法正和孟达是一起入蜀的,法正前面被阻于汉中,孟达自然也是被阻挡在汉中。而令刘璋意外的是孟达这个人,以及孟达的为人。

子敬,史书记载孟达字子度,和现在孟达的字不一样,不过这点刘璋很是清楚,孟达是因为刘备的叔父名叫刘子敬,为避讳而改字子度。

就改字这一事而言,刘璋就觉得孟达不是什么良善之辈,算得上是个圆滑的人,历史上也正是如此,孟达先叛刘璋归降刘备,后叛刘备归降曹魏,接着又叛曹魏想归降蜀汉,同时和吴国也有说不清的关系,整整一个三姓家奴,和吕布比起来,只是少了一个杀义父的壮举。

法正见刘璋沉默了下来,没有立刻回应,他猜想可能是刘璋知道孟达的出身,乃是昔日的凉州刺史孟佗之子。而孟佗的名声是臭大街的,他的凉州刺史一职是通过阿谀宦官张让得来的,在清流士子中是被唾弃的那种人,很少有人会跟孟达交好。

只是法正为人也称不上一个道德君子,不怎么遵循礼教,所以肆无忌惮的和孟达交好往来,而在自身得到刘璋认可的当下,他没有忘记好友孟达,想着在刘璋面上给孟达露了个脸,不过现在看来孟达受其父凉州刺史孟佗的名声所累,于刘璋这里得不到一个好字了。

‘真是坑儿子。’法正心中不免吐槽了一句孟佗,孟佗靠着阿谀宦官,勾结权贵,拿下凉州刺史一职,孟佗一辈子爽是爽了,但拖累遭罪的可是孟达这个儿子。

刘璋面色淡然,他缓缓道:“即是孟君有意,我自是不会拒纳,孝直安心便是……今者孝直献计,甚得我心,我欲以卿为军议校尉,不知孝直是否属意。”

刘璋对孟达不怎么关心,他随口一句应付了,而后抛出钩子钓起了法正,钩子上是鲜美的军议校尉一职。

法正没有第一时间拜谢,而是感到有些震惊,虽然他听闻过刘璋的为人,但是真正见到刘璋出手,他只想说就刘璋给出他的这个价码,他这辈子都是刘璋的人,跟着刘璋任意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