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冯翊张既

做完了这一桩事务,荀攸忙不迭的赶到刘璋处,向刘璋交付:“明公,告示已经写好,且吩咐了精细骑士去张贴关中各处郡县……若无意外,不出三五日,关中豪杰必然都知晓明公的到来,以及明公对李傕、郭汜开出的赏额。”

“先生辛苦了,眼下我们还需在陈仓修整几日,却是没有什么要事,先生且回去补个觉。”刘璋见着荀攸的黑色眼圈,他慰问了一句。

“不必。”荀攸顶着个黑眼圈,但他的精神却很不错:“不过是熬了一宿,算不得什么,当下虽说是大军远迈至此,需要修整几日,可粮草辎重、军械战具等物,还需早早的准备妥当,不要有什么遗漏才好。”

“念及军事大事,攸哪里睡得着,就算睡着了,只怕一只眼睛也还是睁着的。”荀攸微微一笑,眼下正在辅佐明主,争霸天下的关键时候,他只觉浑身是用不完的气力,睡意仿佛不存在一般,因是他虽然看上去有些缺乏睡眠,看精神上亢奋的很,断无一点惫色。

“得先生辅佐,璋之幸也。”刘璋感怀了一句。

正如荀攸所言,三五日内,一封出自益州牧刘璋之意的告示在三辅之地传了个遍,无论是关中的豪杰,还是关中的黔首,耳中都躲不过刘益州三个字。

一时间,关中除却李傕、郭汜等人,以及一意和刘璋对抗到底的关中诸将,剩下的饱受兵灾的豪杰黔首,无一不是群情激奋。

其中有志向的关中豪杰,开始行动了起来,他们装载着粮草,携带着弓矢赶赴陈仓,欲效命于刘璋麾下,协助刘璋征讨凉州贼,同时于其中建功一二。

至于未曾赶赴陈仓的豪杰,他们在得到蜀军作为依仗之后,纷纷起兵诛杀了李傕、郭汜置下的郡县长官,安排信使传首陈仓,并向刘璋递上效忠的文书。

这里有一位豪杰,姓张名既,字德容,为冯翊高陵人,曾经被举为孝廉,但没有赶赴京城入郎署为官的他,此时却是动身赶赴了陈仓,欲效命于益州牧刘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当张既抵达陈仓后,第一时间他没有受到益州牧刘璋的接待,这里并不是因为益州牧刘璋小觑关中豪杰,而是益州牧刘璋此刻恰巧不在城中,而是在城外检阅部队。

因此张既见到的人,是益州牧刘璋之下的第二人,主簿兼军师中郎将荀攸。

面对出身颍川荀氏的荀攸,以及荀攸如今贵重无比的身份,张既不露一点怯色,他同荀攸侃侃交谈了起来。

“张君是冯翊人?”荀攸根据张既递上来的名刺,扯起了张既的籍贯,他对张既没有什么耳闻,冯翊也没有什么张氏的豪族,不过见着张既仪表非凡,他料定张既绝非凡俗之子,是故以主簿之重,亲自接待张既一番。

“是,既乃冯翊高陵人,寒门庶族出身,没有什么名望,主簿恐是难有耳闻。”张既无所遮掩的道明了自己的身份和家世,他的脸上没有一丁点因为出身寒门而有所羞惭的意思,神色淡然,波澜不惊。

见着张既的面色,荀攸略微点了点头,他抚须道:“前虽不知,今日却是知晓了张君……其实以张君的风采,就好比一根锥子放在囊中,早晚显露出来,扬名关中。”

“主簿谬赞了。”张既谦逊了一句。

他拱手道明来意:“既此来,是听闻刘益州引兵至此,有讨贼之意,我虽是不过一凡俗之辈,也想为关中子弟做一番贡献,故投效至此……还请主簿上告刘益州,言明既之心意。”

这里张既朗声道:“纵是留于帐下做一名士卒,我也愿意,还望主簿不弃。”

“张君此来,自然要上告明公,至于置张君何位,需看明公意思,然绝非一小卒尔,非是待士之礼也。”荀攸点头应下,同时他见着张既有如苍松一般劲拔的姿态,不由心底感慨了一句:‘关中佳士何多耶!’(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