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听到这些话,气得浑身都微微颤抖起来,双手在袖中握得更紧了,指节处因用力而泛着青白之色,嘴唇也止不住地哆嗦着。
他深深地看了身边的太监一眼,那太监心领神会,赶忙向前一步,尖着嗓子高声喊道:“退朝——”声音在这寂静又压抑的朝堂内回荡开来,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
大臣们先是一愣,随后纷纷躬身行礼,准备依次退下。詹徽却是微微一怔,他张了张嘴,还想再说些什么,可看着朱雄英那阴沉得能滴出水来的脸色,终究是没敢再多言,只是冷哼一声,甩了甩衣袖,转身随着众人一同往外走去。
武将们则都担忧地看向朱雄英,蓝玉更是上前一步,低声说道:“殿下,莫要气坏了身子,那詹徽就是个胡搅蛮缠的,您别往心里去。”朱雄英微微点了点头,努力平复着自己起伏的情绪。
待大臣们都退下后,朱雄英独自一人坐在那朝堂之上,望着空旷的大殿,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今日詹徽的刁难只是个开始,往后这朝堂之上,怕是还有诸多艰难险阻等着自己。
朱元璋在寝殿中听着太监的汇报,先是微微皱起眉头,待听到朱雄英最后以退朝结束这场纷争时,那紧皱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竟笑了起来,笑声在寝殿中回荡,带着几分欣慰又夹杂着些许调侃,他喃喃自语道:“傻大孙,朝堂的难体会到了吧,体会到咱的不容易了吧。这朝堂之上,本就是风云变幻,各方势力交织,哪能事事顺遂呐。”
说着,他站起身来,背着手在殿内踱步,脑海中浮现出自己当年初登大宝,面对一众大臣时的场景,那时的他也是在这重重刁难与质疑中一步步站稳脚跟,打下这大明的稳固江山。“雄英这孩子,聪慧是聪慧,可到底还是缺了些历练,不过也好,经此一遭,往后再遇到这等事儿,便能多些应对的法子了。”
朱元璋停下脚步,转头看向殿外的天空,眼神中满是深邃与睿智,又似在回忆往昔那无数个殚精竭虑处理政务的日夜。“咱这大明的江山,要想长久地传承下去,就得让子孙们早早知晓这其中的艰难,雄英啊,爷爷可盼着你能快快成长,真正挑起这大梁来,莫要被这点挫折就给绊住了脚步呀。”
他唤来身边的贴身太监小涛子,吩咐道:“去,暗中盯着点皇太孙,看看他接下来作何反应,有什么情况即刻来报与咱知晓。”那太监应了一声,便悄悄退下了。
朱元璋又重新坐回榻上,拿起一本奏折,可心思却还在朱雄英身上,嘴角挂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
朱雄英在下朝以后,径直回到了自己的宫殿,屏退了众人,独自一人坐在书房中,久久沉思。詹徽在朝堂上那咄咄逼人的话语不断在他耳边回响,那满是质疑与刁难的神情也一次次在他脑海中浮现。
他深知,黄河水患过后,沿岸百姓流离失所的问题迫在眉睫,若不能尽快拿出个妥善之法,不仅百姓要继续受苦,怕是朝堂上还会有更多像詹徽这般的人借机发难。他铺开纸张,将自己所知的以往赈灾之法一一罗列,又细细分析其中利弊,可总觉得缺了些什么,难以做到尽善尽美。
就这样,朱雄英在书房中一坐就是几个时辰,连午膳都顾不上用。直到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洒落在案几上,那斑驳的光影仿佛给了他一丝灵感。他突然想起曾在古籍中看到过的一些类似举措,心中灵光一闪,“以工代赈”四个字浮现在心头。
对啊,与其只是单纯地发放救济粮款,让百姓被动等待援助,倒不如组织起那些有劳动能力的百姓参与到家园重建等工程当中来,官府给予相应报酬,既能解决百姓当下的生计问题,让他们通过劳动获取所需物资,又能加快家园重建的进度,可谓一举多得啊。